开学就开干!凝心聚力起新程

发布时间:2025-09-24浏览次数:183

贵大新闻网讯(文字/实习记者 曾兰乔 学生记者 范欣冉 姚依红 柳鸿 摄影/实习记者 曾兰乔 学生记者 姚依红)新学期承载新希望,新希望孕育新作为。开学以来,贵州大学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目标,以“开学就开干”的劲头狠抓党风、教风、学风建设,以作风建设带动校风学风,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党风引领,以上率下树标杆

9月初,每天清晨,明俊楼、博学楼、东楼、西楼、致知楼的教室里,校党委书记杨未、校长宋宝安院士及其他校领导在教学楼前连续查课,检查校风学风。

校领导们悄然坐在教室的后排,与同学们一起上课、一同感受课堂的氛围和老师的教学情况,这只是贵州大学开展常态化教学巡查的一隅。

同学们不仅在课堂上感受到优质教学,校园服务也在同步优化。以前办学生证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只需要去“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一个地方就能解决,“比以前方便多了”——这是众多学生对“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发自内心的评价。

自2022年以来,贵州大学持续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网络,相继设立了西校区师生事务服务中心、南校区学生事务服务中心、西校区一期“一站式”学生社区和网上办事大厅四个办事平台。网上办事大厅则实现部门与学院和学生之间的数据共享,师生都能通过手机或电脑完成申请,精简了办事流程,受理时间显著缩短。

后勤管理部门坚持将党风建设落实到实事上,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师生办实事”。暑假期间,后勤管理处全员提前到岗,全力保障新学期开学师生返校及新生报到工作。在开学保障方面,宿舍改造工作同步推进,安装公寓床、粉刷学生宿舍、安装灯具、更换楼栋门牌标识,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住宿和就餐环境,用实际成效提升了师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教风铸魂,三尺讲台显担当

“‘无手机课堂’推行后,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有了明显改善,不少学生无需老师提醒,便能自主在课前将手机上交。这种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同学们专注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谷荣辉老师论及学风时说到,“学校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尽管不同年级的表现有所差异,但整体提升的趋势十分明显。”

辅导员作为连接学生与学校的纽带,对学风变化有着最真切的感受。阳明学院辅导员喻立发现,新学期学生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了,班级和寝室的学习氛围也愈发浓厚。学校的学风建设工作,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督导作用,尤其是那些需要他人督促才能好好学习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面对这一变化,喻立说:“优良学风超越了单纯的‘学习风气’,是一种融入校园肌理的价值认同、行为准则与文化氛围,能够深刻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塑造、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终身发展的基础与方向,具有奠基性、引领性和潜移默化的浸润力。”

当课堂的喧嚣被手机安静收起,学习的专注便悄然升温。外国语学院李欢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课堂观察——“手机入袋”等措施显著提升学生课堂专注度,而对考风考纪的严格要求,也有效促使学生增强自律意识,学生对英语课的积极性也有显著提高。

学风聚力,青春逐梦展风华

清晨七点,秋寒料峭,管理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马健力楠踏碎雨幕奔跑在跑道上。三公里后雨势骤增,他仍冲破雨帘,完成五公里征程。“跑步是习惯,更是坚守。”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自发建群,每日打卡,用互助与坚持维系不分寒暑的锻炼日常。

夜晚十点,哲学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张泽阳刚结束GD街舞社训练。这位“多面手”活跃于拳击、攀岩、跆拳道等多个社团。汗水与淤青是常态,备战2025年中国大学生拳击锦标赛的日子尤为艰辛,但他始终相信:“体育教会我,即使精神萎靡也要起身训练,这种力量会穿透所有领域。”

乐学不分朝夕。矿业学院2024级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盛星龙,课业繁重仍选择周末四节连堂的《陶艺赏析与设计制作》。在陶艺鉴赏劳动体验室,他专注于拉坯、塑形、上色,与来自不同学院的同学们一起沉浸学习。他说:“学习是我的爱好,因为喜欢,所以不觉得疲惫。”课程教师安腾燕深耕十载,将理论、实践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带领学生在触摸非遗陶艺中感受美、劳动品质与文化自信。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如今的贵大校园,从教学楼到体育场,从行政楼到学生宿舍,处处洋溢着“开干就实干、实干求实效”的氛围。

编辑:庞爱忠

责编:李旭锋

编审:姚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