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7.31
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龙异刘献丽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山地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是贵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优势条件,开放的数据环境为贵州的政治、经济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以及贵州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为贵州发展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可能。贵州为充分发挥地处“一带一路”结合部的优势,更好地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投资合作,搭建起一系列开放创新平台。智库不仅具有专业的研究能力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等优势,还是政府与公众、政策沟通与学术研究之间的重要桥梁。实践表明,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智库不仅在“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制定、方案机制设计、政策咨询研究上发挥重要作用,更是在解读政策、建言献策、搭建平台、提供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部署,区域研究智库建言献策,聚焦“五通”,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以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抓手,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把提升交通物流枢纽功能作为融入国家战略的突破口,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进展。作为连接政府的“第二轨道”,要推动智库层面与国
2018.07.31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寒松2018年,贵州同全国一道,改革开放经历了40年。以改革为主线,贵州改革开放40年,同全国一样,大致经历了“改革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1978—199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完善阶段(2002—2011)”和“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2012年以来至今)”。以发展为主题,贵州改革开放40年,其阶段该如何划分,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1978—2008年,贵州改革开放30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9.4%的速度(接近全国9.8%)增长,贵州经济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放在全国来看,贵州经济主要指标,包括经济总量、人均水平、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的差距较大。2008至2017年间,贵州经济地区生产总值以每年增长速度高于全国、高于西部地区平均、高于贵州省以往水平,增速位列全国第一的两位数速度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差距明显缩小。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赶超进位。2017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在
2018.07.31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李建军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第二个50年的起步之年。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东盟周”)作为当前我国唯一的面向东盟的人文交流高端平台,理应以此为契机,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搭建“民心相通”之路,共创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未来。“东盟周”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盟周”正站在中国和东盟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上。当前,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已从“黄金十年”步入了起点更高、内涵更广、合作更深的“钻石十年”。截至2017年底,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达5148亿美元,中国连续9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7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互派留学生总数超过20万人,人员往来超过4900万人次。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的更加便利和利益取向更加趋同,需要双方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围绕合作共赢的目标,不断深化教育交流,拓展人文交流合作,夯实睦邻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东盟周”正站在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上。进入新时代,我国已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