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丁贵杰委员:可追可溯,才可制约

发布时间:2018-03-12浏览次数:13

“我认为让问题食品无处藏身的关键,是要加强监管,做好生产和销售的全流程监控和入市检测,最理想的状态是,所有到消费者餐桌上的肉蛋果蔬,都是经过检测的。”全国政协委员、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丁贵杰表示。

去年,丁贵杰承担了由民盟贵州省委委托的课题——“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调查”,历时近一年时间,赴全省6个地市州开展调研。丁贵杰发现,目前农副产品和畜牧养殖业,普遍缺乏标准化的生产和销售体系,缺乏全过程的监控。

“其实农户也不是有意为之,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对标准化生产流程的意识也相对淡漠。为什么会出现鸡蛋、牛奶和其他肉类检测中抗生素超标等问题,就是因为牲畜生病时误用或滥用药,是养殖户对用药安全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指导。”

通过调研,丁贵杰给出了从源头整治食品安全的建议,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粮食、经济作物、肉禽等食品安全生产标准执行层面的检查力度,重新编制有关食品安全生产标准手册。“手册还要贴近普通农户的认知,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还要监督好中小散户的生产流程。“毕竟大企业,国家相关的检测已经能覆盖,但对于中小散户的产品质量检测,目前还不能覆盖到,这就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丁贵杰还建议,应扩大规模化经营,通过引入行业领军企业与中小散户建立合作社,引入标准化生产流程;实行产地准出机制,通过科技手段加大对食品产地溯源的覆盖,做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逐步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这些都是今后一段时间相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生产工作可着力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