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于9月24日在贵安新区开幕。贵州大学积极参与交流周工作,搭建多个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平台,努力打造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品牌。
承担重大任务
在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贵州大学承担重大活动组、会务会场组工作,具体负责主题宣传片的制作、大会主题歌《云开花开 你在我在》的创作及开幕式的相关任务。
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现场。(本网记者 杨昌鼎 摄)
为此,贵州大学专门成立了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贵州大学筹委会,为有序推进各项准备工作提供了全面保障。
举办多项活动
“贵州大学结合地方特色高效农业的特点以及学校农业学科优势,精心筹划培训班,希望通过农业专业领域的培训,培养更多掌握农业先进技术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促进彼此在教育领域的深化合作。”在 9月22日上午举行的“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现代农业技术师资培训班开幕式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刘宝利如是说。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现代农业技术师资培训班开幕式现场。(冯月成 周登淇 摄)
据介绍,2021年贵州大学主办、承办开幕期项目4项,主办以“山地农业,绿色植保,高质量发展”为活动主题的山地农业与绿色植保国际会议;联合主办“第三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暨2021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年会”;承办以“云享农技 共育农才”为主题的“‘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现代农业技术师资培训班”,以及承办中国-东盟语言文化论坛。
助推国际交流合作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贵州大学为构建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的主要平台和特色品牌积极努力。
2021年“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多彩贵州文化体验之旅开班仪式。(陈思鱼 摄)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主办、承办的4项开幕期活动均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现代农业技术师资培训班”利用ZOOM、蔻享学术等专业网络平台培训学员;“助推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在山地农业与绿色植保国际会议中,多方对话助推学校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学科发展;“助力校际交流合作”——高等教育合作论坛暨2021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年会将落实校际人员交流及合作办学项目,共建合作实验室及科研平台,联合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
14年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成为贵州大学与东盟各国高校加强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贵州大学已与东盟70多所高校、教育机构和研究单位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开展了频繁的合作与交流。
原文链接:https://site.gog.cn/650003/10628014117534406
记者 张天明
通讯员 庞爱忠
刊发时间;2021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