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客户端:两会现场速递|潘卫东委员:擦亮贵州中医药民族药这张亮丽名片

发布时间:2023-02-02浏览次数:10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药民族药研究的中青年专家,省政协委员、贵州大学药学院院长、省侨联副主席(兼)、省农工党药食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潘卫东说起贵州中药民族药滔滔不绝。他建议,“我省应以新国发2号文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及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全省中医药民族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擦亮贵州中医药民族药这张亮丽名片”。

1674035238295945.jpg

潘卫东表示,目前,我省的中医药民族药产业发展还存在小、散、弱的问题,严重缺乏重磅拳头产品,相关产业产值不高,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亟待加强和完善。潘卫东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聚集资源壮大我省中医药民族药服务供给和产业规模,推动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此间,潘卫东特别提到要在贵州特色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主要中药材良种选育与种苗繁育、中药材绿色生态规范化种植、药食同源产品、中药功能日化品研发、中医药民族药康养、龙头企业打造及产品市场网络建设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久久为功。

“中药材在创新药物与保健品开发、药膳食疗、康养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它们可以得到更好地运用和传承,更好服务百姓健康。”潘卫东建议,以打造中医药民族药全产业链,着力构建中医药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医药相关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引导支持省内知名中医药民族药医疗机构与科研院所及大健康医药企业联合攻关,重点围绕我省白及、石斛、天麻、艾纳香、太子参、半夏、黄精、薏苡、刺梨、缬草等特色中药材和药食同源植物进行中药民族药新药、天然创新药物、保健品、日化品、中兽药、中农药等系列产品研发。

同时,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为重要抓手,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及东盟自贸区,大力打造具有我省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中药民族药系列衍生产品及中医药民族药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形成一批年产值过的产品,培育3-5家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中医药民族药大健康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贵州特色的中医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样板。


原文链接: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6075450.html

刊发时间:2023年1月18日

编辑:韩晓梅

责编:孙芸

编审: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