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围绕加强一流学科体系建设,主动服务主战略主定位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学科建设硕果满枝
在搭建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方面,获批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为我省高校迄今唯一的学科类全国重点实验室。拥有大数据领域全国第一个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0余个部委级以上科研平台,数量占全省70%。近十年来,承担各级各类工科科研项目9700余项,总经费26亿元,年均增长率20%左右。2022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项,其中服务“四新”“四化”项目188项,是唯一主持并承担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高校。近五年来,以第一单位/第一人在工科领域获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3项、科技成果一等奖14项。
目前,学校有14个工科学院,41个工科专业,其中2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占全省高校100%;有理工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3个。有全省唯一的工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在培养大量高素质拔尖人才方面,每年培养工科研究生1800余人,占全省80%以上,培养工科本科生3700余人,占省直高校50%以上。学生继续深造率从10%提高到35%,在省内就业的学生中超过60%留在贵阳贵安就业创业。连续三年获“互联网+”大赛金奖,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排名96位,获国家级奖项235项,工科贡献60%。培养出全国“最美大学生”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等优秀学生代表。
在服务我省工业化发展需求方面,与各市州及茅台集团、盘江煤电、磷化集团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与省工信厅共同选聘76名博士教研人员,到企业担任“产业技术创新副总”。2022年,学校位列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第53名,转让包括农药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技术领域专利,如 “一种含异噁唑的吡啶并嘧啶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发明专利以1600万元授权许可广西田园生化股份公司使用。紧密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人民小酒”、锰系正极材料、磷矿回收碘等“贵大品牌”。
高质发展蹄疾步稳
在围绕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人才大汇聚上,以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为重点,持续加强“双一流”建设,积极引培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强化成果转化应用。
在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强工科行动”上,围绕十大工业产业,实施“强工科行动”,积极做好能源动力、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等工程类专业博士点的申报建设工作,积极探索新时代贵州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
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提质上,抢抓2023年贵大承办“挑战杯”大赛机遇,以“互联网+”等双创大赛为着力点,支持学生创新创业,优化培养方案,实行“学习+基地+实践”和产学研合作模式,培育跨界复合型、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在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用真成果解决真问题上,围绕我省新型工业化,特别是我省头部企业发展需求,持续推动学校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入校地、校企合作单位解决真问题。聚焦酱香白酒、现代能源化工、大数据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材料等重点行业,聚焦“强省会”战略,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彰显贵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作为。
原文链接: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6087994.html
刊发时间:2023年2月8日
编辑:韩晓梅
责编:孙芸
编审: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