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贵州学习平台:青春黔行│贵大学子:让每一颗童心在阳光下绽放

发布时间:2025-08-15浏览次数:10

贵州大学“益童向未来”社会实践队深入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大路镇后硐村后硐完小,以“五育润苗乡”为主题,为当地儿童带来了美育+德育、美育+智育、美育+体育、美育+非遗、美育+劳育等30余项活动。

活动中,实践队共计开展了“剪出童梦”小组创作(劳动、建党、建军等主题)、皮影戏演绎“赤色长征”故事、“泥塑篆韵”“微笑写真”、ABC情绪互动游戏、心灵悄悄话漂流瓶、“织梦网·网住梦想”、纸鸢翱翔、公益墙绘凝聚集体精神、“化废为宝·苗韵新生”、垃圾分类实践、“变废为美”旧物改造时装秀等16个子项活动,让孩子们在创作与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深化对家乡、国家和革命历史的认知与情感联结,培养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实践队还开展了12门智育课程拓宽学子认知边界,涵盖科技探索、思维锤炼、安全防护等维度,包括“算法声景:AI与乐器的对话”“二氧化碳火箭”“熔岩灯”“大象牙膏”等趣味实验、机械狗互动体验、趣味数学擂台赛、折纸飞机与空气动力学结合课程、医疗基础课(含海姆立克急救法、蛇伤处理等实用技能培训)等子项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融合科技与艺术,激发音乐创新活力,同时在思维碰撞中锤炼逻辑能力,通过实用技能培训为生命安全筑牢防线。

实践队将体能训练与趣味教育深度融合,开展了素质拓展训练、“老鹰抓小鸡”等传统游戏、“植物大战僵尸之生态保卫战”体能版、《天天向上》手势舞等活动,让孩子们在互动与运动中强化团队协作,树立“健康体魄即是美”的理念。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实践队开展了“大地印相馆”“古法拓染奇旅”“蓝靛工坊·扎染体验”“化废为宝·苗韵新生”等特色课程,融百艺之美,剪纸、泥塑、诗画、捕梦网、皮影等多元艺术形式融合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然体验与艺术实践中感悟生态之美,深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活动结束后合影留念。  唐睿杰 摄

看到孩子们的成长,村民张应生高兴地说:“老师们来了真好!我家吉恩今年六年级了,昨天回家突然说以后要考贵州大学!我们做父母的,听着娃有这志气,心里是真高兴啊!谢谢你们!”

孩子们也很开心,戴思颖小朋友说:“我每天都盼着来上课呢!好喜欢哥哥姐姐们,最爱上手工课和户外游戏啦!”

队员们也在服务中深化了国情认知,锤炼了实践能力,践行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的青春誓言。

展望未来,指导老师喻立表示:“实践队将持续关注乡村儿童,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守护成长梦想,让每一颗童心在阳光下绽放,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冯月成 韩晓梅

责编:岳莹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