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文字/尹梓熹 实习记者 曾兰乔 摄影/刘雪梅 康瑞 实习记者 任柯洁 )师者如光,照破黔岭千重雾,把“明德至善”的信念写进贵大人的脊梁;杏坛生辉,燃透溪山万重霞,将“博学笃行”的精神融进贵大人的胸膛。9月10日上午,贵州大学举行“师者如光 杏坛生辉”迎接第41个教师节庆祝活动,活动精彩纷呈、温暖感人。校党委书记杨未,校长宋宝安院士,校党委副书记彭洁,校纪委书记唐本文,副校长张大林、陈祥盛、吴攀、支启军、王旭、陈艳波出席大会。国家级、省级及校级获奖教师代表、各学院负责人、教学带头人、“一流学科特区人才”代表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主会场设在西校区图书馆一楼,各单位设分会场收看直播。
伴随王晓卫教授的原创诗歌吟诵《树木赋》,师生们共同见证了“溪山青檀”名师林植树仪式,名师们亲手植下的棵棵银杏,正以挺拔之姿把根须扎进贵州大学的沃土。
表彰大会分为“杏坛春语·以德为壤”“杏坛夏读·以学为舟”“杏坛秋实·以人成林”“杏坛冬志·以新向光”四个篇章进行。
在音乐学院舞蹈系2023级同学们的舞蹈快闪《向光而行》和开场歌曲《春风十万里》的热烈氛围中,拉开了第一篇章的帷幕。
张大林宣读了《贵州大学关于2025年教师节表彰的决定》。
王旭、陈艳波为2025年贵州大学青年教学能手颁奖,卫韦、牛尧、朱厅厅、巫云开、张波、张晓涵、张润宇、范金煜、贾海波、铁烈华、龚秀、韩馨、王亚曼、侯蒨获奖。
在教师访谈环节,外国语学院院长周杰教授分享了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讲基础、重研究、聚合力”的经验。经济学院朱满德教授分享了“用好科技力量和市场知识,推动生产农业向服务农业转型”的理念。一本山地农业的“战略书”,一幅侗绣华服的“世界图”,看似专业迥异,却共同回答了“贵州故事怎样走出去”的时代命题。
在第二篇章,吴攀、支启军、陈祥盛为获奖教师颁奖。蔡宏、刘彤、鄢龙家、吴倩华、蒋玺、刘葵、黄朝文、刘升、吴凯、宋扬、张贵湘、刘岩、齐斌、杨帆获2025年贵州大学教学名师奖;曾海英、吕健、谭元标、杨巍、陈超、杨健晟、黄世清获2025年国华优秀教师奖。
在访谈环节,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王春晓教授表达了在“酒香与书香结合”中培养行业人才、助力中国酒业走向世界的愿景。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金智超教授分享了将科研项目经典案例和最新成果融入课程教学的经验。
在第三篇章,唐本文、张大林为荣获2024年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金师”奖的教师颁奖,万明攀、王春晓、方中明、申国伟、刘艳辉、祁小四、杨逐原、吴剑、张靖、陈玉玲、胡支军、贾玉龙、贾孝敏、郭春、唐正强、唐昌乔、温贵兰、雷源源、谭德兴、穆维平、高艳莉获奖。
在访谈环节,公共管理学院杨达教授和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巫云开副教授分享了教学创新的优秀经验;坚守辅导员岗位22年的李云老师讲述了“与学生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重视面对面交流”的育人心得。
在第四篇章,张大林为2024年宝钢优秀教师杨文超、王林珠、朱满德颁奖。宋宝安为2025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获奖教师杨达、巫云开、余压芳、王思成、吴起鑫、陈玉玲、蒋岚翔颁奖。杨未为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颁奖。
在分享环节中,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机械工程学院张富贵教授,以“农机之光,照亮振兴之路”勉励师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农学院龙友华教授回顾20余年扎根猕猴桃研究历程,讲述了以科研成果助力产业发展的故事。
校领导、金师奖获奖教师们为近年来新入职的国家级人才和特岗教授等新贵大人佩戴校徽。全国模范教师张富贵老师带领全体教师进行人民教师誓词宣誓。
杨未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问候,对受表彰教师表示祝贺。她表示,过去一年,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矢志奋斗的教师队伍,正是他们“静水流深”的坚守,奠定了贵州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她指出,高等教育是唤醒心灵、探索真理、追求卓越、传承文明的圣殿,其价值在于能够培养独立思考、担当责任、推动社会进步的完整的人,在于守护人类千百年来积淀的理性、善良和美好,而这份“静等花开”的从容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眼界正是教育工作者在纷繁变化的世界中坚守的定力。她勉励全体教师以大情怀坚定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以大境界锤炼尚德精业的育人匠心,以大格局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风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时代责任和目标任务,携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精心书写贵大故事,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潜心贡献贵大力量。
“这次活动是我参加过的最有意义的教师节庆祝活动,活动中彰显的尊师重教和师道传承,也将激励我以优秀的老师们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实现人生价值。”电气工程学院2025级本科生林家铭说。
编辑:庞爱忠 宁玉梅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