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大北农拔尖创新班”探索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5-09-12浏览次数:10

贵大新闻网讯(文字/学生记者  潘存梽 姚依红 王祥懿)深造率86%、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过级率98.6%、六级过级率60.6%……

贵州大学“大北农拔尖创新班”自2022年开办以来,培养学生262名,以“厚基础,强能力,求创新”为理念,依托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聚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2015年,贵州大学与大北农集团进行人才战略合作暨奖学金捐赠签约。2021年,大北农集团董事局主席邵根伙向贵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亿元,设立“大北农贵州大学发展基金”。2022年,学校开设贵州大学“大北农拔尖创新班”,面向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组建植物保护、化学生物学、动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班,探索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班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以及导师的悉心指导,为我们提供了优渥的学习环境。”动物科学大北农创新班2022级崔曦说。

——“大北农拔尖创新班”实行全程导师制,学生分别在第二和第七学期通过“实验室轮转”选择导师。导师均由具有研究生指导资格的高水平教师担任,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谯仕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乔教授,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金智超教授,贵州大学杨富裕教授等国家级人才。在课程教学时,导师立足全球视野和行业前沿,带领学生学习学科领域的前沿技术,拓宽知识边界,了解前沿技术在科研领域的创新应用,打牢理论基础知识的根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物保护大北农创新班2022级的学生代表罗元畅今年假期在大北农集团的资助下,和班上十位同学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参加“AI for Research Competence”访学交流活动。罗元畅说:“在课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前沿AI技术在科研领域的创新应用。这次经历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科研能力,拓宽了国际视野,让我们能够将先进的AI工具运用到自己的科研实践中,受益匪浅。”

——“大北农拔尖创新班”积极开拓学生国际视野,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国际学术论坛、研学等活动。近两年,均组织植物保护学科拔尖班学生赴英国剑桥大学开展科研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组织动物科学学科拔尖班学生赴新西兰梅西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访学,组织计算机学科拔尖班学生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开展访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高度重视访学团,为“大北农拔尖创新班”访学团师生作行前动员。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王乔院士到梅西大学看望大北农拔尖班访学团师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北农创新班2022级的学生张丁文今年参加华为ICT全球大赛斩获了全球一等奖。张丁文说:“创新班助力了我们专业的学习与成长,开设的学科前沿课程,帮助我们增长了学术视野,掌握了新技术、新方法。正是在《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课程中,学到的神经网络模型知识和深度学习应用方法,助力了我们这次获奖!”

——“大北农拔尖创新班”推动实验+实训+实践+竞赛“三实一赛”并举。竞赛成绩上,学生在各级赛事中屡创佳绩,累计斩获国家级竞赛奖项27项、省级竞赛奖项62项。其中,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金奖4项、省级“挑战杯”一等奖3项,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学生获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实践赛一等奖,动物科学专业学生获电子商务三创赛国家级一等奖。在科研创新领域,充分展现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实践水平: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1篇,包括5篇SCI期刊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申请发明专利25项。

三载实干结硕果, 深耕交流促协作。如今,深入实施“大北农拔尖创新班”等特色项目已被纳入《贵州大学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实施方案》。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在与大北农集团的交流座谈会上表示,学校将从共育高层次人才、共担重大科研项目、共促科技成果转化、共融阳明文化传承等方面与大北农集团携手开启新征程,书写校企协同发展的新典范,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贵大-大北农力量”。


编辑:庞爱忠

责编:李旭锋

编审: 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