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EN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贵大答卷
首页
贵大答卷
贵大答卷
2025.10.11
科技筑防线,生命零距离——贵大学子开创地震救灾创新方案
贵大新闻网讯(溪山融媒中心)近日,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智援未来” 学生团队成功研发出一款高性能地震勘探救援机器人,该机器人利用5G通讯技术对机器进行远程控制传输,以及边缘化计算机技术对机器人在进入灾区后使用深度相机和雷达所获取的2D与3D地图数据与人体红外信息进行保存或远程传输,为后续救援人员进入灾区提供数据支持,并能够与狭小区域的受困群众取得联系并输送水和食物等生命物资等。攻克行业痛点,核心技术凸显差异化优势——当前市面上的地震勘探救援机器人普遍存在三大痛点:复杂废墟环境通过率低、生命探测易受干扰、续航能力难以满足长时间救援需求。该学生团队历时5年研发,通过多学科技术融合,实现了关键性能的跨越式提升:生命地图绘制系统——通过构建灾区德三维模型,实现对生命的快速高效搜救。使用激光雷达进行SLAM建图可获得机器人在环境下的二维地图以及使用深度相机来实现3D地图的建构并且通过深度相机客户可得到机器人的视觉信息。该深度相机上搭载了红外感应器,机器人在进入灾区后可实现红外传感以发现生命体征的有无。复合动力单元系统——自主研发减震系统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自主研发的减震系统确保了机
2025.09.30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硕士生潘荣兰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论文
贵大新闻网讯(材料与冶金学院)近日,我校材料与冶金学院特聘教授袁继理领衔的光/电催化研究小组,在光催化整体水分解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成果以“Engineering Conjugated Tetrone-Imide-Linked Tubular Carbon Nitride for Boosting Kinetics of Overall Water Splitting”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影响因子为19.0,中科院SCI一区TOP期刊)上。利用光催化全解水为H2和O2为可持续和绿色H2生产提供了一条有前景的途径。然而,克服快速电荷动力学和缓慢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之间的固有不相容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限制了光催化全解水的效率。鉴于此,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串联加速热电子转移策略,来调谐载流子动力学与表面反应动力学的匹配度。通过在大π共轭中空管状g-C3N4框架上嵌入共轭缺电子结构(CEDS),来诱导Pt纳米颗粒(Pt NPs)定向锚定。实验观察表明,CEDS和Pt NPs协同加速了光生电子的快速分离和转移,从而延长了光生空
2025.07.19
材料与冶金学院刘玉飞特聘教授团队在一区自然指数期刊刊Macromolecules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贵大新闻网讯(材料与冶金学院)近日,我校材料与冶金学院刘玉飞特聘教授团队在生物基聚酰胺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以 Biobased Polyamide 5652 with α‑Crystal Form: Characterization and Low Moisture Absorption为题,发表于高分子领域顶级期刊Macromolecules(自然指数期刊,中科院一区TOP)。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材料与冶金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艳平为第一作者,刘玉飞特聘教授为通讯作者。近年来,生物基聚酰胺56(PA56)因其原料可再生、低碳环保而备受关注,但其特殊的分子结构(戊二胺单元含奇数碳原子)导致其晶体通常以γ晶型为主,饱和吸水率高达12%以上,在潮湿环境中力学性能显著下降(如拉伸强度降低20%-30%),严重限制了在精密工程领域的应用,而传统改性方法往往以牺牲材料其他性能为代价。针对这一难题,刘玉飞特聘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双氢键结构调控策略:自主合成关键单体,设计并成功合成新型565二胺单体(C16H34N4O2),将565二胺与草酸二丁酯通过溶液聚合及
2025.07.15
贵州大学举行2025年大思政实践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贵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凡佳佳)7月14日,2025年贵州大学大思政实践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西校区贤正楼107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杨未、副书记彭洁出席仪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各实践团队指导老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共计360余人参加活动。出征仪式由彭洁主持。2025年,贵州大学大思政实践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紧扣“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围绕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服务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等内容,首次设立“四大文化工程”专题社会实践。全校共组建405支社会实践团队,包括本、硕、博学生以及带队指导教师,共计4500余人奔赴基层,开展理论宣讲、乡村支教支农、访谈榜样人物等实践活动。杨未在讲话中指出,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重要举措。希望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在躬身力行中书写听党召唤的青春篇章,身到、心到、情到;在“自讨苦吃”中品味真理的甜味,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
2025.07.10
贵州大学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
贵大新闻网讯(文字/庞爱忠 实习记者 刘小庆)“我们不仅要自身杜绝‘四风’,还要建立良好家风,同事之间也要时常‘扯扯袖子’、提提醒。”6月30日,校党委书记杨未为机关党委所辖党组织党员处级干部和45岁以下党员科级年轻干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她要求并鼓励大家,当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准则。今年以来,校党委通过专题党课、专题培训、警示教育大会、宣讲活动,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以沉浸式教学、案例剖析、情景演绎等创新形式,覆盖全校党政干部、年轻干部及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锤炼党性、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淬作风之刃、铸实干之基好作风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风。6月13日,“加强作风建设 提升干部能力 做强贵州大学”专题培训以沉浸式教学拉开帷幕。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任继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牢正
2025.07.04
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在计算机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贵大新闻网讯(数学与统计学院)近日,国家天元数学西南中心贵州基地/贵州省数据驱动建模学习与优化创新人才团队、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王锦荣教授团队教师欧世勤以第一作者在计算机领域顶级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等期刊发表神经网络系列学术论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模糊神经网络,给出了状态依赖切换机制构建了状态依赖切换模糊神经网络模型,探讨了系统参数在状态依赖切换下多稳定性和固定时间多稳定性问题,旨在为神经网络在联想记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状态依赖切换机制会导致系统的平衡态增加,使之在联想记忆应用中比传统未切换的神经网络模型有更大的储存容量。进一步考虑系统参数具有概周期性,得到了具有高斯激活函数的元切换模糊神经网络具有个稳定的概周期解,下图分别给出了具有高斯激活函数的2元切换神经网络在时变概周期参数与非时变参数下的相图。此外,在系统实现多稳态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控制器组合控制策略以实现多个平衡态的固定时间收敛,建立了固定时间多概周期性、多周期性和多稳定性的判定准则,相关结果已投稿且被(IEEE Transact
每页
6
记录
总共
138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232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