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EN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媒体贵大
首页
媒体贵大
媒体贵大
2021.12.27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大学与国家天文台共建“天文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12月20日,国家天文台与贵州大学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黔南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观测基地举行。双方将就大数据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与交流、共建天文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等工作开展合作。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院士,副校长李军旗,省科技厅副厅长杨松,一级巡视员林浩出席签约仪式。宋宝安表示,国家天文台与贵州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天文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对充分用好“中国天眼”这一大科学装置、推动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天文科学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合作协议签订后,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加大天文大数据存储设备、超算中心等基础建设工作的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打造国内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天文大数据实验室,助力“中国天眼”多出成果、出大成果,也为推动贵州省数字经济战略作出贡献。常进表示,国家天文台和贵州大学携手同行,共建天文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有助于充分发挥两家单位的优势,实现强强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共创佳绩。推动中国天文与大数据事业的发展,着力打造一支在国际社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天文大数据科研团队,助力贵州提升射电天
2021.12.27
光明日报微博:#教育热点话题#【#贵州大学千人合唱祝福考研人#】
视频链接地址:https://m.weibo.cn/status/4717553014801813?wm=3333_2001from=10BA093010sourcetype=weixin刊发时间:2021年12月23日编辑:覃驿然责任编辑:韩晓梅编审:孙芸
2021.12.27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优秀!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连续三年在“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模竞赛中获佳绩
近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揭晓。贵州大学共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3项、全国三等奖18项。其中,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这也是该学院连续三年获得该项赛事全国一等奖。以科研促竞赛、以竞赛促创新。在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该院学生参赛热情高涨,参赛队伍逐年增多,参赛成绩不断创历史新高。学院领导和老师高度重视,不仅对参赛队员通过线上指导和实战模拟的方式进行模拟演练,还对参赛事宜进行认真细致的布置和安排。“团队成员的素质和能力对能否获奖起决定作用,组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团队成员之间要有默契,职责分工要明确,代码,建模,论文三者同样重要。”一等奖代表队队长贺祝说,最重要的是参加比赛三人乐观积极勇敢,一般都是一人主负责模型构建,一人主负责计算机编程,一人主负责论文撰写,同时,三人之间的工作又需要相互交叉沟通,才能在建模竞赛的紧张有限时间中尽可能呈现出最优的建模结果。贺祝组研究现场据了解,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将持续不断激励研究生参加各类创新实践大赛,激发研究
2021.12.27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连续三年在中国研究生数模竞赛中喜获佳绩
近日,“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揭晓。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斩获佳绩,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这也是学院连续三年喜获该项赛事全国一等奖。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在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供图据了解,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科技竞赛活动,旨在为广大研究生探究实际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团队意识搭建有效平台,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在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的获奖证书。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供图本届赛事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承办。全国共有17692队研究生交卷参赛,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和特邀专家共700人。经过网上评审和集中评审两个阶段,评选出一等奖206队,二等奖2175队,三等奖3519队。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在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的获奖证书。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供图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参赛热情高涨,
2021.12.27
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新闻客户端):连续三年斩获全国一等奖!贵州大学在“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模竞赛中再获佳绩
12月23日,记者从贵州大学获悉,在近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贵州大学共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8项。其中,贵大电气工程学院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这也是该学院连续三年喜获该项赛事全国一等奖。据介绍,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的“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题赛事之一。该赛事起源于2003年东南大学发起并成功主办的“南京及周边地区高校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2013年被纳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2017年由“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更名为“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竞赛旨在为广大研究生探究实际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团队意识搭建有效平台,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本届赛事全国共有17692队研究生交卷参赛,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和特邀专家共700人,经过网上和集中评审两个阶段,共评选出一等奖206
2021.12.27
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新闻客户端):【天眼人物】谢兰:乘风破浪的“85后”教授
人物名片:谢兰,工学博士,教授,博导。现任贵州大学特聘教授、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州省青年拔尖人才、国家复合材料改性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复合材料导热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生物质基新材料及先进功能复合材料研究。在《Nano-Micro Letters》等国际TOP期刊共发表论文50余篇。获第十六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2020贵州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7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贵州大学2017卓越基金奖“二等奖”。谢兰教授难得的周末,书香弥漫的书房里,谢兰捧起林徽因文集,认真阅读起来。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时间里,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谢兰都把自己贡献给了教学与科研。只有在偶尔的周末,她能享受到这种安静的时光。谢兰,工学博士,贵州大学教授、博导。2016年进入贵州大学工作以来,在美丽的花溪河畔,诠释着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日前,谢兰获得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科协评选的第十六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谢兰是一位“85后”教授,出生在人杰地灵的四川。受到爷爷和父亲的影响,谢兰从小便养成积极向上和乐于助人的性格。“爷爷和父亲经常帮助家境困难的家庭,经常为了别人家的事跑上跑下。”父亲的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53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19
/
75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