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EN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媒体贵大
首页
媒体贵大
媒体贵大
2021.09.27
贵州日报:贵州大学:明理增信汲取力量 崇德力行开拓新局
近段时间以来,与党史学习教育相关的海报,刚在贵州大学校园宣传栏贴上没多久,学校新购置的多本书籍,就送到了师生们的手中。围绕“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爱祖国、强贵大”,贵州大学党史学习教育的各项内容一项接着一项,主题宣讲一轮挨着一轮,理论成果一篇续着一篇。绘画、诗词诵读、科研论坛、精品课程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和辉煌成就,以及贵州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贵州大学作为贵州高等教育的“领头雁”,围绕地方发展主线,用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用人才链对接创新链,用知识链对接服务链,扎根贵州、服务贵州。在办学过程中,贵州大学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注重培育发展特色学科,聚力打好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和校农结合三套“组合拳”,不断将理论性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加快“双一流”建设:立足贵州服务贵州溪山如黛,常沐春风,学府起黔中。如果将花溪大学城看作一枚戒指,贵州大学就是戒指上亮眼的钻石。乘着贵州快速发展的东风,这颗宝石的色泽愈发耀眼。到2035年,学校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建成国内一流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建成世界一流学科,软件工程等4-5个学科达到国内一流学科水
2021.09.07
新华社客户端:这所百年学府,曾深入贵州扶贫一线,现为乡村振兴聚力育才……
百年黔中学府,沧桑薪火相继。任岁月流逝,几经更迭,贵州大学始终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告诉《嘹望》新闻周刊,多年来,学校不少科研团队扎根贵州大地,按照“带着农民干、围着农民转、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的扶贫扶智理念,用人才链、知识链对接扶贫产业链。宋宝安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贵州正处于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没有哪个时期比当前更渴望人才、更尊重人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贵州大学将不断加快“双一流”建设,提高育人及科研能力,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原文链接: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10109163?channel=weixin刊发时间:2021年7月9日
2021.09.07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哲学研究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立场”高峰论坛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举行
7月10日下午,由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贵州大学研究生院、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协办的“哲学研究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立场”高峰论坛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隆重举行。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副书记骆长江出席本次论坛,校内外150余名师生现场参加了论坛。论坛由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陈艳波教授主持。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郝立新教授、同济大学孙周兴教授、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吉林大学贺来教授、四川大学盖建民教授、东北大学陈凡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成纪教授、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张学立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漆思教授、贵州大学李建军教授、张连顺教授和张柯教授等13位著名学者到会主题发言。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北京大学仰海峰教授以视频方式作了主题发言。与会学者围绕主题,分别从哲学的中国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构建、哲学如何在回应中国问题与时代问题中坚守中国立场和体现中国风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双创”的关系、哲学的地方性与哲学的中国性、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开拓与经验、哲学的中国立场与普遍立场的辩证关系、中国学术的自我主张与原创性研究、中国哲学研究的未来发展等方面发表了
2021.09.07
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新闻客户端):【聚焦生态论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主题论坛举行
7月12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论坛分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与绿色治理转型”两个议题,分别由清华大学和贵州大学主办。论坛现场本次主题论坛主要有致辞、主旨发言、圆桌论坛、学术报告、成果发布五项内容,邀请了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美国农经学会、美国普渡大学等来自不同国家的重要领导和嘉宾,以及国内外生态文明领域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共同讨论生态文明相关议题。值得一提的是,论坛两个议题按照“总-分-总”方式共同组织。即,总-论坛致辞部分共同在一宴会厅举办,分-主旨报告及圆桌论坛部分分别在各自会场召开,总-论坛成果共同发布。这一形式是本次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主题论坛组织召开的一个突出亮点,是贵州省高等学校首次与在京副部级高校联合举办论坛,形成了“京-黔”互动高效组织模式。原文链接: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10109163?channel=weixin记者曾书慧 李兰松班浪刊发时间:2021年7月12日
2021.09.07
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新闻客户端):【聚焦生态论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议题开场讨论
7月12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论坛分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与绿色治理转型”两个议题同步进行研讨。其中,“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议题由贵州大学主办,来自国内外生态文明领域专家学者共120余人通过线上线共话生态文明建设。议题主要议程为嘉宾发表主旨发言、学术报告、优秀论文颁奖等环节。同时,议题瞄准生态文明教育与绿色治理转型,聚焦“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形成了《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与绿色大学建设实践成果》和生态文明建设优秀成果论文集,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行动与贵州样本。原文链接: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5685827.html记者李兰松 曾书慧班浪刊发时间:2021年7月12日
2021.09.07
新华社客户端(贵州频道):“哲学研究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立场”高峰论坛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隆重举行
7月10日下午,由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贵州大学研究生院、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协办的“哲学研究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立场”高峰论坛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隆重举行。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副书记骆长江出席论坛,校内外150余名师生现场参加论坛。论坛由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陈艳波主持。与会学者围绕主题,分别从哲学的中国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构建、哲学如何在回应中国问题与时代问题中坚守中国立场和体现中国风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双创”的关系、哲学的地方性与哲学的中国性、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开拓与经验、哲学的中国立场与普遍立场的辩证关系、中国学术的自我主张与原创性研究、中国哲学研究的未来发展等方面发表了精彩独到见解。原文链接: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10115850?channel=weixin刊发时间:2021年7月13日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52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59
/
75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