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EN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媒体贵大
首页
媒体贵大
媒体贵大
2021.01.26
人民网-贵州频道:【听我讲贵州故事-扶贫篇】“点菜成金” 蔬菜女神张万萍的扶贫故事
原文链接地址:http://gz.people.com.cn/n2/2021/0125/c222162-34545981.html刊发时间:2021年1月25日
2021.01.26
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新闻客户端):谢泉委员: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新型工业化要求科研人员在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芯片制造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建设——新基建,要求科研人员在新技术、新科技、新理论上提供智力支持;农业现代化要求科研人员在行业技术研究之外,在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上提供创新支撑;旅游产业化要求科研人员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上挖掘技术潜力。”“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需要科技创新的驱动。”……1月24日上午,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会后,记者采访了省政协委员、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谢泉,他表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贵州首先要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谢泉认为,科技创新要聚焦全国乃至世界前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才能推动全省经济发展达到新高度。去年,谢泉关于“电子信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高校相关学科建设”的提案被列入省政协提案督办提案;今年,谢泉的提案聚焦“科技创新”,他希望“集全省之力推动贵州大学‘双一流’建设”,并将此纳入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之中,让贵州大学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动力、科技创新的主驱动力。原文链接地
2021.01.26
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新闻客户端):中午不休息 精心改建议
1月24日,参加完上午的组团会议,中午休息时间,不少代表仍在伏案工作,仔细修改、完善自己的议案和建议。“‘人大代表’的身份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会认真履行好自己的代表职责。”省人大代表、贵州广思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员工杨凌对自己的建议反复斟酌,以期最好反映群众心声。“我带来的是关于进一步加快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杨凌说,近年来,贵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老龄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出现诸多问题与挑战,“要从体系建设、人才培养、需求评估等方面,进一步探索。”省人大代表、贵州大学农学院院长潘学军同样在房间里整理完善自己的建议,他非常关心基层农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此前,他专程到毕节、黔东南、安顺的18个县(区)进行了调研。“县乡农技部门各类专业人才非常缺乏,以园艺类特色产业人才为例,贵州特色优势产业中精品水果、蔬菜、食用菌、辣椒、刺梨均属于园艺产业,但全省基层农技人员中园艺专业的仅有487人,平均每个县5个人,要服务好5个特色优势产业,难度非常大。”潘学军建议,贵州应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体系,造就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
2021.01.26
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新闻客户端):贵州大学:党建引领新时代“双一流”建设
1月12日,教育部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验收结果进行公示,贵州大学党委顺利通过“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验收。2020年11月14日,“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学术论坛暨高校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推进会上,贵州大学与清华大学作为首批入选高校党委作经验交流发言。“双一流”建设,党建引领是关键。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表示,面对新要求新任务,学校党委将持续加强党的领导,对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文化全面进行规划和建设,紧紧围绕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源源不竭的智力和人才支持。多维度推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早在2018年12月,贵州大学党委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名单,首批入选高校仅10所,贵州大学是唯一一所地方本科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贵州大学党委聚焦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创造性地提出了党建“六度”提升计划。通过党建“六度”提升计划,有效推动党建工作质量全面创优抓实“政治统领”和“思想引领”两项工程,进一步强化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提升党建“高度”;实施“对
2021.01.26
民主与法制时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法治人才 ——专访贵州大学法学院院长冷传莉 | 法学院
图片受访者/供图记者|汤 瑜责编|薛应军正文共2597个字,预计阅读需8分钟▼贵州大学法学专业复建于1980年,已累计培养法治人才数万名。近年来,贵州大学法学院依托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不断强化法学与其他人文社科交叉融合发展,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寻求新突破,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急需的新型法治人才。日前,该院院长冷传莉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畅谈了贵州大学法学教育的亮点及特色。积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2012年,贵州大学法学院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该院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理念下积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冷传莉表示,该院将“养成教育”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理论素养、职业能力以及职业伦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同时,依托学校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立足地方需求,注重法学与其他人文社科以及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在人权保障、数据法学、生态法学等领域产生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冷传莉说,该院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方案均设置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法治课程。比如《地方立法实务》《生态法治实务》《民族地方法治建设专题》等。同时,
2021.01.26
动静(贵州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带着期盼上两会丨省人大代表潘学军:我关注的是关于涉农人才培养
新年伊始,贵州进入“两会时间”。今年的省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着哪些问题,他们将如何履职尽责、建言献策?Vlog“带着期盼上两会”告诉你答案。带着期盼上两会,动静网友,大家好,我是省人大代表潘学军。在过去的一年的,我主要调研了贵州省基层基层农技部门人才队伍状况。在今年的两会上,我将带来关于基层农机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涉农高校定向培养人才队伍的问题。如果您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请通过动静联系我。谢谢!原文链接地址:https://movement.gzstv.com/news/detail/HbY41E/刊发时间:2020年1月23日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54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12
/
75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