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EN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媒体贵大
首页
媒体贵大
媒体贵大
2020.11.04
光明日报:爱农为农助农 不辜负这片绿水青山——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贵州大学知识分子群体
“顶天立地做科研!”这是贵州大学一条没写出来的校训。“顶天就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学术报国,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立地就是要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科研为民,不辜负贵州人民,也不辜负这片神奇的绿水青山。”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说,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根植于每个贵大师生心中,我们有一大批爱农、为农、助农的专家教授,他们常年工作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农民们都亲切喊他们“潘核桃”“张蔬菜”“金茶叶”,这些既是群众的认可,也是他们科研成果的价值。“围着农民转、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贵州大学的助农教授们捧出一颗赤子心、扎跟黔山红土地,为贵州彻底扭转千百年来贫困落后局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担起了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让农民创造出更多财富”“潘学军,盼学军!”在即将脱贫摘帽的全国深度贫困县贵州赫章,提起潘学军教授教农民科学种核桃的事儿,几乎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群众亲切地喊他“潘核桃”。潘学军教授是贵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从2008年起,这位山东汉子走遍整个赫章县,从100多万株核桃树中选育出了优势品种,再使用“高接换优法”解决了核桃挂果周期长的问题。如今,无论在加工厂还
2020.11.04
众望新闻:贵州大学助力生产贵州干净茶
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是贵州生产好茶的先天条件。在全省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贵州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贵州已成为国内茶叶主产区,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干净茶、放心茶、健康茶”已然成为贵州茶的代名词。有这样一群人翻山越岭,奔走在茶山山头,深入田间地里为茶树“问诊把脉”,为茶农答疑解惑。他们就是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茶产业团队的专家们。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拥有多个重点领域创新科研平台团队,在宋宝安院士指导下,依托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多年来在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疫情期间宋宝安院士深入茶园指导在茶叶产业领域,实验室团队遵循做“最干净和最生态茶”的目标,围绕贵州从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发展的战略需要和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助力脱贫攻坚,持续开展了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工作。实验室团队通过系统研究贵州茶区病虫害发生、流行和成灾机制,以“生态为根、
2020.11.04
天眼(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给世界一杯干净茶——贵州大学茶产业团队科技创新结硕果
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使贵州省成为国内茶叶主产区,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如今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干净茶、放心茶、健康茶”已然成为贵州茶的代名词,贵州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有这样一批人翻山越岭,深入田间地头为茶树“问诊把脉”,为茶农答疑解惑,他们就是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茶产业团队的专家们。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拥有多个重点领域创新科研平台团队,在宋宝安院士指导下,依托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多年来在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疫情期间宋宝安院士深入茶园指导在茶叶产业领域,实验室团队遵循做最干净和最生态茶的目标,围绕贵州从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发展的战略需要和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助力脱贫攻坚,持续开展了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工作。实验室团队通过系统研究贵州茶区病虫害发生、流行和成灾机制,以“生态为根、农艺为本、应急防控为辅助”的绿色防控理念为
2020.11.04
新华网客户端:贵州大学研支团:青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10月29日,满载着“微心愿”礼物的货车驶进贞丰县鲁容中学,刚刚下课的同学们欢喜地等着贵州大学的哥哥姐姐们的到来以及他们微小心愿的实现时刻。“微心愿”项目已开展4年,共为贞丰鲁容中学和丹寨兴仁中学500余名学生实现心愿。自2003年起,贵州大学先后选派了141名优秀毕业生到贵州省镇宁、丹寨、贞丰开展支教和扶贫工作。一个是位于省会贵阳的百年学府,一个是青山绿水间的小县城,虽然相隔较远,但却有一种力量将我们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那就是贵大学子的助力脱贫攻坚热情,日月星辰,斗转星移。更替的是团队,而不变的则是这种精神。十七年辛勤耕耘,贵大学子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为贵州省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贵大研支团荣获了“2019年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扎实开展教育扶贫、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支教服务地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学生们的基础成绩底子较差。贵大学研支团到来后,针对学生学习上的问题进行精心的课程设计,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后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认真辅导,夯实各科学业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成绩。在关注教学成绩的同时,更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努力激发他们的梦想,做好扶志的
2020.11.03
动静(贵州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贵州大学茶产业团队:用科技编织贵州干净茶的绿色防控网
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是贵州产好茶的先天条件。加上全省各地各部门对茶产业的大力扶持,贵州茶产业蓬勃发展,鲜翠欲滴的绿叶在茶树上生长得郁郁葱葱。有这样一群人,寒来暑往、不分昼夜奔走在贵州的茶山上,为茶树“治病”,为茶农“答疑”。他们就是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茶产业团队的专家们。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拥有多个重点领域创新科研平台团队,在宋宝安院士指导下,依托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多年来在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色防控技术:致力于做最干净和最生态的茶在茶叶产业领域,实验室团队遵循做“最干净和最生态茶”的目标,围绕贵州从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发展的战略需要和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助力脱贫攻坚,持续开展了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系统研究贵州茶区病虫害发生、流行和成灾机制,以“生态为根、农艺为本、应急防控为辅助”的绿色防控理念为指导,实验室团队开发集成了系列技术措施,在茶树害虫天敌保护与利用
2020.10.30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贵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换届大会暨第二届理事会一次会议召开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 10月28日下午,贵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换届大会暨第二届理事会一次会议举行。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校长宋宝安院士,副校长李军旗、杨松,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监事,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拟任理事、监事、秘书长、副秘书长及财务总监等出席会议。基金会副理事长谢田凯主持会议。会议第一阶段,进行基金会换届大会。第一届理事会秘书长刘治军作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他回顾了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并指出存在的一些困难。他表示,基金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依法提升办会水平,切实加强内部管理,积极拓宽筹资渠道,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努力做好基金保值增值,进而推动基金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作为,展示新风采。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财务总监张爱民分别从基金会基本财务情况、基金会项目捐赠收入和支出明细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和建议等方面作第一届理事会财务收支情况报告。会议审议通过《贵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贵州大学教育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财务收支情况报告》。第二届理事会拟任秘书长、对外合作处处长刘颖介绍《贵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修改草案)》修改相关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51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19
/
753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