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EN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媒体贵大
首页
媒体贵大
媒体贵大
2020.04.10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大学沿河县产业技术作战队谱写“扶贫故事”
“养不养得活,卖不卖得脱,划不划得着?”3月27日,贵州大学沿河县产业技术作战队队员、动物科学学院生猪养殖专家张勇在给沿河自治县中寨镇移山村村民培训时,提出了这三个问题。据作战队队长、动物科学学院专家陈超介绍,3月23日以来,贵州大学作战队分为3个小队,系统开展辣椒产业“百人团、万人训”,围绕全县茶产业进行加工环节基础培训,扎根两个深度贫困村打造特色示范点,谱写了一个个支农、助农、爱农的“春天故事”。谱写“乡村课堂”故事张万萍教授(右)在田间地头对村民进行培训指导“施肥要施足,就像小孩吃饭要吃饱”,田埂边,贵州大学蔬菜团队张万萍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话,为中寨村附近200多名农户进行集体培训。她向农户们解释着从开厢起垄到土地施肥到覆膜整合的每个步骤和细节,她还邀请农户“直播交作业”,现场规范农户操作,纠正农户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这样的培训模式能更直观地解决农户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更好满足农户们的种植技术需求,得到了当地农户的认可。系统开展辣椒产业“百人团、万人训”,是贵州大学沿河县产业技术作战队的“头号任务”。2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到沿河县调研时表示,贵州大学
2020.04.10
人民网—贵州频道:百里杜鹃林下食用菌怎么种?听听专家怎么说
现场指导4月7日,贵州大学食用菌研究院院长、贵州省食用菌专班副班长徐彦军教授、毕节市食用菌专班技术总监郭国雄到百里杜鹃管理区指导食用菌产业发展。徐彦军教授一行到贵州云上乌蒙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林下冬荪种植基地实地了解情况,对该公司反映的害虫对冬荪菌丝和天麻萌发菌毁灭性破坏的问题进行分析,将害虫和受害菌棒样本取样送省植保站鉴定。同时,现场对该公司技术人员开展林下食用菌多发的白蚁、螨虫、跳虫、蛞蝓等常见虫害绿色防治和种植土壤消毒杀菌培训。徐彦军教授表示,百里杜鹃管理区气候环境好,杜鹃林每年清杂木材资源丰富,有利于林下仿生态食用菌产业的良性发展,建议结合当地气侯特点、清杂林木和旅游资源,做优做特百里杜鹃林下仿生态食用菌产业。贵州大学食用菌产业团队供稿供图刊发日期:2020年4月8日
2020.04.10
贵州民族报:省蔬菜专班李德文、李伟、裴芸专家一行到镇宁自治县马厂镇开展生姜种植现场培训
镇宁自治县素有“小黄姜之乡“美益。时至当下正值生姜种植大好时节,连日来马厂镇田野乡间生姜种植户们正忙于翻土、挖沟、下种、施肥、盖土,所到之处一片片繁忙景象,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备耕复耕图”。2020年3月4日,在省蔬菜专班生姜产业专家组的大力关心和帮助下,为优化马厂镇坝区产业结构,提高生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生姜种植户稳定增收、稳定脱贫。李德文、李伟、裴芸蔬菜种植专家组一行到镇宁县马厂镇开展小黄姜种植技术现场培训会。培训会有镇村干部及该镇13个村居群众代表70余人参加。培训会上,李德文、李伟老师不仅从生姜种植理论知识上对群众进行言传声教,同时还在田间“手把手、一对一”为群众在生姜选种、消毒、下种、施肥等技术环节进行技术演示。“很高兴,省蔬菜专班老师抽闲等空深入田间地头为我们传授生姜种植技术。通过这次培训和老师的技术指导,从中学习到生姜选种、病虫害预防及生姜施药施肥技术,由于去年对生姜种植技术掌握程度的欠缺,亩产量才4200斤,今天通过省蔬菜专班老师的耐心指导,我相信今年生姜的亩产量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亩产量6500斤”,张官村村民张天涯充满信心的说。培训会后,参与培训的群众纷纷表示谢
2020.04.10
动静(贵州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与“菇”对话 腐木也能生金
人间四月,春和景明,万物生长。在贵州省威宁县,花菇、羊肚菌等食用菌长势喜人。4月7日,贵州大学“9+3”威宁县区食用菌产业扶贫小组对威宁金针菇、花菇和羊肚菌的种植进行了调研和指导,为威宁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把脉问诊”。专家团队对金针菇“木腐菌草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替代传统木材种植的木腐菌食用菌种类的技术内容进行了具体指导,为我省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交流了威宁雪榕公司在生产、采收和包装各环节解决当地扶贫就业问题的推动情况。威宁县工厂化金针菇生产企业——威宁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车间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削菇、分级和包装,争取将最好最新鲜的菌菇送到消费者手中。眼下,食用菌产业正在成为威宁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又一重要产业。在设施化香菇——花菇种植基地,专家们针对高品质花菇生产中的菌袋转色、温、湿、光、气的综合把控,交流意见,做到“与菇对话”。专家团队在威宁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羊肚菌示范种植基地对羊肚菌的制种、栽培管理提出规范化的种植指导意见,并针对羊肚菌蛛网病(白霉病)的防治问题,制定了有效的绿色防控方案。此次调研指导活动由贵州大学“9+3”威宁县区食用菌产
2020.04.10
人民日报客户端:贵州沿河来了一支高校扶贫队
“养不养得活,卖不卖得脱,划不划得着?”3月27日,贵州大学沿河县产业技术作战队队员、动物科学学院生猪养殖专家张勇,向参加培训的中寨镇移山村村民抛出了问题。连日来,贵州大学作战队分为3个小队,系统开展辣椒产业“百人团、万人训”,围绕全县茶产业进行加工环节基础培训,扎根两个深度贫困村打造特色示范点,谱写了一个个支农、助农、爱农的“春天故事”。支农烈日当空,中寨镇水田村200多名老乡齐齐守在田埂边,等待蔬菜团队的专家来为他们进行培训。从开厢起垄到土地施肥到覆膜整合,贵州大学蔬菜团队张万萍教授都用通俗易懂的话一一解释。她还邀请农户“直播交作业”,现场纠正农户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张万萍教授在田间地头对村民进行培训指导专家教得深入细致,村民听得津津有味。有的村民拿出笔纸边听边记,有的村民频频举手提问求解。农户们表示,这样的培训模式能更直观地解决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更好满足他们的技术需求。系统开展辣椒产业“百人团、万人训”,是贵州大学沿河县产业技术作战队的头号任务。3月20日,贵州大学沿河县产业技术作战队正式成立,一个个“乡村课堂”在沿河县22个乡镇铺展开来。“乡村课堂”教种植。作战队辣
2020.04.08
天眼(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贵州大学到册亨县开展糯米蕉科技服务
4月3日,受册亨县农业农村局邀请,贵州大学植物保护一流学科专家团队到册亨县开展科技服务,助力册亨糯米蕉产业春季生产。座谈会上,贵州大学植物保护一流学科特岗人才陈孝玉龙博士,详细介绍了所属团队在香蕉巴拿马病害土壤病残体定量分析及生防微生物筛选方面的前期研究成果,并到贵州华实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农技小院”,对种植大户开展了糯米蕉生态栽培与绿色防控现场培训,为农户介绍了如何施用微生物菌剂调控香蕉健康生长。该校植物保护2016级本科生唐小力到田间进行了技术示范。糯米蕉又名粉蕉,种植于贵州省册亨县,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保护产品。 近年来,册亨县坚持生态与脱贫并重,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全力打造“册亨糯米蕉”品牌。目前,册亨县糯米蕉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建成了香蕉深加工厂、糯米蕉分拣交易中心及香蕉大数据产业园;成立糯米蕉种植专业合作社38个,产业带动3000余人实现脱贫致富,蕉农户均增收达4600元,脱贫效益明显。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授予册亨县“中国糯米蕉之乡”称号。然而,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连作障碍随之而来。近年来册亨糯米蕉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了部分病虫害问题,为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54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62
/
75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