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EN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媒体贵大
首页
媒体贵大
媒体贵大
2020.04.03
天眼(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贵大发放2万张春耕“明白卡”助力春耕备耕
2月20日,贵州大学向毕节市10个区县发放《疫情期间蔬菜春耕备耕技术“明白卡”》2万余张、小册子2000份,助力春耕备耕。在威宁发放“明白卡”据介绍,针对疫情防控给现场指导带来不便的情况,贵州大学农学院张万萍教授领衔的该校蔬菜产业服务团队编制了这些“明白卡”和小册子,将蔬菜的绿色生产技术,图文并茂地“传授”给广大农民朋友,内容简明扼要,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对于恢复生产、规范种植,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明白卡”以卡片形式呈现,每张卡片围绕一个生产环节向农民讲解一个技术要点;小册子则汇编了 “明白卡”16个关键环节生产管理要点,主要赠送给500亩坝区的农技人员、企业技术负责人、合作社和大户。首批发布的“明白卡”每套16张,包括清洁田园、严格轮作、种子土壤消毒、春栽蔬菜品种选择、标准地膜、识别真假肥料、正确防控根肿病、正确防控霜霉病和白锈病、正确防控蚜类、正确防控黄曲条跳甲、正确识别农药类型、46种禁用农药、春耕前农机保养、采后分级与包装、质量安全、防疫措施等内容。贵州大学蔬菜产业服务团队将继续根据春耕需要,编制发布预计50余张新的技术“明白卡”。作者:庞爱忠刊发时间:2020年02月22日
2020.04.03
青岩古镇:耕耘春天,青岩镇开展精品蔬菜产业技术培训
“乡村要振兴,关键的是要壮大新兴产业,拓展农业生产价值链产业链”,3月2日,受青岩镇邀请,省农村产业革命蔬菜专班副班长、贵州大学农学院张万萍教授到思潜坝区给村民讲授精品蔬菜栽培与管理技术。张万萍教授是贵州省果蔬菜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农学会理事,多次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等重大项目。本次培训吸引了思潜村、龙井等6个村30余名优质菜农踊跃参加。培训中,张教授主要针对瓜类的选种、种子消毒、催芽、育苗、播种、定植、嫁接、病虫害防治、产品质量安全和蔬菜在土、肥、水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讲解。此外,张万萍教授还分别就菜园排水、施肥、浇灌、清园、起垄、肥土等土肥水管理,嫁接、容器育苗、定植生长管理及用肥用药、标准地膜栽培技术、植物免疫诱抗技术使用等菜园病虫害科学绿色防控和如何科学识别禁用农药等问题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答疑解惑,现场手把手指导,让正在田间地头移苗的菜农“现场作业”并进行“现场答疑”。张万萍教授还分别详细介绍了省内近些年精品蔬菜产业发展的情况,并倡议菜农要不断革除传统陋习,转变新的发展思路,充分认识“调结构、转方式”高效耕作制度的意义,严格执行轮作制度,避免同科连作产生的土传病虫害,全
2020.04.03
中国经济导报:贵州“小刺梨”肩担抗疫“大责任”
2月13日,由贵州大学、贵州省工信厅、贵州省刺梨产业研究院、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联合倡议举行的“贵州省刺梨产业爱心企业向贵州省红十字会捐赠抗疫物资暨发车仪式”在贵州大学西校区阅湖广场举行。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力,贵州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尹秋莲,贵州省工信厅副厅长汪家强,贵州大学校党委书记李建军,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院士,副校长李军旗出席发车仪式。仪式由李军旗副校长主持。装满爱心物资整齐待发的物流车队一声声的鸣笛声响起,30多辆满载贵州刺梨原液及刺梨饮品物资的爱心车辆,从贵州大学统一出发,此次募集的刺梨产品中,大概有价值二分之一的产品发往湖北,另外的二分之一的产品发往上海、广州以及省内各地。省人大副主任何力向贵州大学、贵州省工信委颁发博爱匾牌刺梨是贵州省特有的药食两用水果,被称为“维C之王”。据相关新闻报道和大量医学研究证明,维生素C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院士向省红十字会授捐赠牌参与本次捐赠的企业有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天泷集团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天刺力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黔洲实业有限公司、贵州山珍宝绿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贵定敏子
2020.04.03
科技日报:院士领衔百人专家团,公开晒电话指导产业发展
“喂,宋院士吗?找您问点事……”电话两头,一个是宋宝安,一个是陌生人。2日,科技日报记者从贵州大学获悉,为了帮助农民战“疫”斗贫,由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院士领衔的百人专家团,通过当地媒体齐刷刷晒出个人手机号,并利用电话连线和微信视频等手段,将技术指导送达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宋宝安(左二)深入田间地头。去年2月,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由12位省领导分别领衔,贵州开始在茶、食用菌、蔬菜、辣椒等12个特色产业上重点发力,贵州大学也专门组建了百人专家服务团队。一年来,12个特色产业逐渐成为贵州脱贫攻坚的主力军,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贵州的产业发展按下了暂停键。全省还有30多万贫困人口的要“清零”,贵州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上两面作战,时间紧、任务重。正是考虑到疫情期间走动不便,田间地头的产业发展却不能“停摆”。宋宝安决定在本地媒体上公开晒出百人专家团名单。每个专家的姓名、电话、专业,一清二楚。只要农民有需要,随时随地电话咨询。电话解决不了的,当场视频连线,甚至由专家亲赴现场“把脉问诊”。“疫情期间,对付茶园杂草怎么办?”“绿色防控该怎么做?”……宋宝安坦言,现在手机都快被打爆了。连
2020.04.03
天眼(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牛!植保世界一流学科团队甘当黔茶“保镖”!
眼下正是春茶生产和春季茶园管理的关键时期,贵州大学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学科团队在宋宝安院士的带领和指导下,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茶园管理技术培训,为全年茶叶安全生产打好基础。2月28日一早,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教授金林红、吴剑,省植保植检站研究员谈孝凤,“博士村长“成员张建就驱车来到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白茶基地,组织村民到田间地头,为当地茶农讲授茶树种植技术要点。对门山村1500余亩白茶黑翅粉虱诱发的烟煤病非常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萌芽慢、芽头小,正常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得知这一情况后,贵大植保世界一流学科团队立即组织专家到现场为春茶采摘“保驾护航”。从虫媒防治到病害清除,从防治时间节点到田间用药安全……专家们手把手教学,一对一指导,抓两头带中间,以种植大户和管护困难的田块作为核心,指导当地建立起百亩核心示范区。同时,专家们还就近利用加工厂车间,进行了系统的茶园绿色管理技术培训,用农民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从简单理念到长远发展,从技术原理到田间操作,引导和激发广大茶农种好茶、种干净茶、种健康茶、种长远茶的信心和决心,受到茶农热烈欢迎。3月2日,金林红和吴剑两位教授
2020.04.03
天眼(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贵大“三高”植保团队 服务基层赞誉高
3月3日,记者从贵州大学了解到,学校植物保护团队研究生积极响应学校 “助力脱贫攻坚,同心共战疫情”的倡议,进社区、走村寨,竭尽所能为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贡献青春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大地论文”。六盘水籍博士研究生杨元友,从2月24日一直坚守在茶园基地,查看茶叶长势,调查统计茶树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并指导茶农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博士村长”德江籍博士研究生张建,前往平塘、贞丰、沿河、石阡、余庆等地,开展茶树病虫草害调查和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助力春耕生产和企业复工复产。博士生在茶园进行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盘州籍博士研究生陈吉祥,挨家挨户的给村民宣传“不信谣,不传谣”,并及时为村民提供最新的官方消息。榕江籍硕士研究生刘跃文在榕江最大的农贸市场当起了抗疫志愿者,负责市场出入人员通行证检查及体温监测。卡点值守、登记人员车辆、防疫宣传……这是水城籍博士研究生王艳菊、遵义籍博士研究生李洪德、福泉籍博士研究生何方成、安徽阜阳籍博士研究生张阿伟以及河南安阳籍硕士研究生魏成前工作的日常。博士生张阿伟(右)在当地疫情防控卡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在危难来临之际,我们心手相牵,共同应对。”李洪德说。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54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65
/
75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