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EN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媒体贵大
首页
媒体贵大
媒体贵大
2020.03.23
中国食品安全网:贵州捐赠2000余万元刺梨食品驰援疫情一线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唐宁)2月20日,贵州刺梨行业多家食品企业捐赠的总价值为2384万元的刺梨食品从2月13日开始由顺丰物流专程分批运送,现已陆续运到湖北、上海等地。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贵州刺梨专家谭书明说到:此次为抗疫一线捐赠贵州刺梨食品的活动是由贵州大学、贵州省工信厅、贵州省刺梨产业研究院、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联合倡议发起的,是贵州省食品行业在本次疫情中又一次重要的捐赠活动,受到贵州省红十字会、贵州省人大常委会、贵州省工信厅、贵州大学等单位的高度重视,得到了较高的社会赞誉。 在2月13日举行的“贵州省刺梨产业爱心企业向贵州省红十字会捐赠抗疫物资暨发车仪式”上,贵州省人大副主任何力向贵州大学、贵州省工信厅有关领导颁发博爱匾牌,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院士向贵州省红十字会授捐赠牌,贵州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尹秋莲,贵州省工信厅副厅长汪家强,贵州大学校党委书记李建军,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院士,副校长李军旗等领导出席了发车仪式。此次募集的刺梨产品中,大概有价值二分之一的产品发往湖北,另外的二分之一的产品发往上海、广州以及省内各地。参与本次捐赠的企业有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天
2020.03.23
天眼(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春耕掌中宝】潘学军教授:用养闺女的心来种果树
亲授团队:贵州大学精品水果产业服务团队,由贵州省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人才基地副主任潘学军教授领衔,该校农学院25名专家教授组成,重点发展百香果、火龙果、蓝莓、猕猴桃、地方名李、特色樱桃、生态葡萄等特色优势水果。潘学军教授在指导技术要点团队组建以来,在重点树种示范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人才培养、市场扩建、品牌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技术指导不能到现场,如何满足基层的技术需求?潘学军教授:人不能去,电波能啊!上网课、看直播,一部手机就搞定了。我们都在利用互联网、电视、新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远程技术指导和培训,也可拨打12316专家服务热线向省级农业专家咨询农业生产技术。我:在疫情防控时期,果园管理有些什么特殊要求?潘学军教授:要随时关注疫情变化、产业发展动态、货运物流和农业气象等信息,做好各项生产准备工作。潘学军带着学生在技术服务中学习农事活动前,必须对果园工人进行疫情防护培训,在公共区域配足洗手液、消毒液等卫生物资,生产工具专人专用,定时消毒;务工人员尽量用当地人,并实行分散出入,务工人员必须
2020.03.23
贵州教育发布:大学之用,此刻彰显!看贵州高校这样战“疫”
凝心聚力、共渡难关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各高校通过驰援武汉科学防控、分享心理知识志愿服务、爱心捐赠宅家学习、以艺战“疫”等方式将星星之火汇聚成强大的战“疫”力量↓↓↓“武汉,我们来了!”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式贵州各医科类院校及附属医院火速集结、星夜驰援,出征武汉无论是临行前的庄严承诺还是医院中安慰病人的温柔话语一字一句都凝聚着坚定的声音——同“州”共济,共克时艰为阻止疫情向校园蔓延各高校辅导员24小时战“疫”不间断关心学生身体状况学校后勤人员驻守一线严格排查校园卫生、消毒灭菌校园工作者们以生为本,昼夜守护青青校园疫情当前,人心难免恐慌此时,各高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通心理咨询服务向师生及大众分享防疫“心”知识疏导群众恐慌心理排解学生焦虑不安心理强大起来,抗疫就更有力量国难当头,吾辈当挺身而出贵州高校师生主动扛起责任无私奉献,逆行抗疫,他们当中有持续奋战基层的党员教师有志愿请战一线的青年学子也有直面病毒的医护人员有一分热 发一分光 萤火汇聚成星河不离教不停学贵州各高校开放网络学习资源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合理利用时间通过阅读,丰富学识通过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使学生的宅家生活充实有趣努力奋进,不
2020.03.23
贵州高校思政:易班战“疫”|贵州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展馆纷纷上线!(节选)
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全省高校把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教学组织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任务,作为落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要求,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开展思政课在线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易班作为高校师生网络思想教育主阵地,各高校充分利用平台优势,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展馆,开设专栏专版,形成专题网络教育内容矩阵,不断传播正能量,凝聚师生广泛共识与磅礴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高校的思政教育网络展馆都有哪些特色。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大学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安排,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造“一院一课”思政“云”课堂,紧抓“五个一”,切实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把疫情阻击战转化成社会大课堂,坚决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总体
2020.03.23
天眼(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携笔从戎”去!贵大倡议返乡师生积极投身两场战役
2月22日,为落实党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的精神,贵州大学向全校返乡师生发出“助力脱贫攻坚,同心共战疫情”的倡议,号召全校师生勇敢担当,以“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确保百分之百胜利”的决心,“携笔从戎”,积极投身两场战役,就地就近助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把服务做起来。学校号召返乡师生,在做好疫情防控和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走到田间地头,深入车间一线,发挥贵州大学多学科专业和技术优势,尽己所能帮助春耕生产和企业复工复产,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把知识用起来。学校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和研究生导师一对一的指导作用,实施大地科技论文工程,打好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校农结合三套组合拳,进田间、进工厂、进社区。参加“博士村长”计划的同学要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汇总一线春耕备耕生产遇到的技术难题和科学问题,积极多方探讨解决方案;农村产业革命十二产业团队师生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返乡师生要发挥好自身专业优势,因时因地制宜,依托“溪山春雨”贵大助农云课堂,建立网络互助平台,当好农业知识的“讲师”;广大师生要停
2020.03.23
天眼(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春耕掌中宝】陈卓教授:教你把稻田青蛙凑“一家”
亲授专家陈卓:贵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心成员。主要从事茶树、水稻等粮经作物病害发生流行机制、新农药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茶树和水稻病虫害生态调控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古诗这样描写,是不是说,青蛙本来就和稻田是“闺蜜”,所以我们才在田里养青蛙?陈卓:确切地说,青蛙和稻田是互惠互利的“好朋友”,稻田养蛙也会形成一个互惠互利的系统。自古以来,我国老百姓就将青蛙作为稻田的“植保卫士”。蛙可捕食如稻蝗、蚱蜢、叶蝉、稻飞虱、稻象甲、粘虫、大地老虎、二化螟和灰种蝇等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蛙的生存活动,可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进而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水稻根系呼吸,利于根系养分吸收。蛙的活动利于老叶、枯叶脱落,改善水稻基部通风环境,降低水稻纹枯病等水稻病害的发生率。一定密度的饲养,蛙还可通过踩踏和跳跃活动能有效抑制部分种类的杂草。稻蛙复合种养的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活度、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增加,促进难溶性磷的转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56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82
/
762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