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EN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媒体贵大
首页
媒体贵大
媒体贵大
2020.03.10
新华社(贵州频道):疫情当前 贵州大学农学院学子在行动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众志成城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贵州大学农学院师生也积极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助力疫情防控。社区(村)是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守住这道防线,就能有效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对此,农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党员周芳、杨雪敏、蒋先润、赵强,第二党支部党员田维久、江艳和发展对象李定银表现突出,为社区(村)的疫情防控贡献应有之力。杨雪敏在凯里湾溪街道龙井社区做志愿服务,由于社区就在菜市场旁边,人流量相对较多,因此每天都必须做通行记录及宣传,测量体温。她说:“在抗疫一线为大家服务是我的责任,能为抗疫出一份力我很开心!”杨雪敏为出入居民登记信息周芳在贵州省纳雍县牛吃水大桥卡点工作,实施劝返执勤,查看往返人员是否为湖北或其他省市返乡人员,有无发烧症状,是否具有通行证等。工作中,虽然遇到了一些如部分村民不戴口罩、想要无证通行等困难,但她都一一克服,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周芳说:“这次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虽然我还只是一名预备党员,但我会时刻以正式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疫
2020.03.10
中国财经网:贵州“小刺梨”肩担抗疫“大责任”
——贵州12家刺梨企业捐赠2384万元刺梨产品支援抗疫一线装满爱心物质整齐待发的物流车队2月13日,由贵州大学、贵州省工信厅、贵州省刺梨产业研究院、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联合倡议举行的“贵州省刺梨产业爱心企业向贵州省红十字会捐赠抗疫物资暨发车仪式”在贵州大学西校区阅湖广场举行。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力,贵州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尹秋莲,贵州省工信厅副厅长汪家强,贵州大学校党委书记李建军,校长宋宝安,副校长李军旗出席发车仪式。仪式由副校长李军旗主持。何力向贵州大学、省工信委颁发博爱匾牌一声声的鸣笛声响起,30多辆满载贵州刺梨原液、果汁等物资的爱心车辆,从贵州大学统一出发,奔赴湖北、上海、广州以及省内各地,支援一线防疫工作者。贵州“小刺梨”肩担抗疫“大责任”宋宝安向省红十字会授捐赠牌参与本次捐赠的企业有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天泷集团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天刺力集团、贵州黔洲实业有限公司、贵州山珍宝绿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贵定敏子食品有限公司、贵州唯维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金维益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长顺丹索亚刺梨庄园有限公司、贵州宏财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洋太生物科技
2020.03.09
新华网客户端(贵州频道):贵州大学丨助力春耕 用“无线”技术为群众提供“无限”服务
2月下旬,贵州大学公布服务贵州省十二支产业团队专家百人团名单,来自茶、蔬菜、生态畜牧、刺梨、精品水果、生态渔业、中药材、食用菌、竹、辣椒、油茶、石斛十二支服务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产业专班的院士、专家和学者在网上和省内主要媒体公布自己的联系方式,表示将为贵州省春耕生产提供全程技术服务支撑。联系方式一经发布,迅速在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平台传播开来。“虽然有过心理准备,肯定会有很多咨询电话,但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贵州大学生态渔业团队的姚俊杰教授笑着告诉记者,“从电话公布那天起,每天都有10-20个电话打进来,到现在已经接到400个左右了,以至于晚上做梦都梦到接电话。” 姚俊杰说,打电话的有当地党委政府负责人请求技术指导的、有养鱼户咨询哪里可以买到鱼苗的、有请教池塘养鱼养哪些品种好的、有咨询鱼苗非正常死亡如何处理的......“打电话来的时候,都很急,我和他们说,别急,先把情况告诉我,咱们一起想办法,电话里讲不清楚,我们马上组织团队去实地看。我们不管问题的大小,只要你问了,我们就想尽办法给予解答,我解答不了的,还有我们团队,还有我们学校,我们要竭尽全力帮助群众做好春耕生产工作。”同是生态渔
2020.03.09
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新闻客户端):手机里“钻出”专家团!贵大春耕服务惊喜农户
“没想到一个电话,这些专家学者就真真实实的来到了我们面前,不仅帮我们解决当下的问题,还给我们未来发展提供了帮助、提供了思路。”说起自己的经历,普安县楼下镇明诚茶场负责人韩红林感激不已,“他们才是真正有学问、做实事的专家!”普安县楼下镇明诚茶场种植有1500亩茶树,最近部分茶树长势不太好。焦急不已的韩红林偶然在网上看到贵州大学公布的十二支产业团队专家百人团名单和联系方式后,怀着试一试的心理拨通了专家的电话。没想到,专家在电话里仔细了解情况后,便带着团队来到了茶场,让韩红林又惊又喜。这个专家团队就是贵州大学茶产业团队。金林红教授在普安明诚茶场指导茶树种植“我们去之前的头一天打电话过去,他们还不相信我们会去,直到我们到镇里了,他们那个惊讶的表情,我现在还记得。”想起当时的情形,团队负责人金红林教授依然忍俊不禁。团队对茶场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对现场的土质、肥料等查看后,发现主要矛盾是新开垦土地有机质含量太少、施肥的位置有偏差,于是决定帮助对方建一个百亩示范区。同时,还针对育苗基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并免费提供物资。这边才忙完,电话又来了:都匀一家茶园又打来电话,说他们遭受严重病虫害。于
2020.03.09
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新闻客户端):“智囊团”中的她们丨张万萍:全贵州的菜农都爱她
她们不是小说或者影视剧里的女主。但她们,却是我们身边的最美女主。她们不着华服、不施粉黛,亦不沉溺于都市繁华。只是执着于田园阡陌,倾尽才华,素手纤纤为万千农家创造美好生活……作为贵州12个产业专班科技“智囊团”成员的她们,就是我们心中的最美女主。女主角简介:张万萍,贵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贵州省蔬菜专班副班长、贵州大学蔬菜团队队长、贵州省蔬菜专家团队萝卜小分队队长,先后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张教授,我们家种的番茄怎么老不见长呀?”“张教授,菜地里生了虫怎么治呀?”“张教授,您看看我这地里除了种番茄还可以种点啥呢?”……张万萍每一次去到各个蔬菜生产地,农户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从田间地头的清洁田园,到地膜的应用、蔬菜生产的施肥管理,如何去绿色防控病虫害等各个方面,她都会耐心地为农户解答。这辈子,张万萍注定与蔬菜“杠上”了——主要从事蔬菜栽培和育种相关研究的她,在蔬菜重要农艺性状种质资源创新,重要蔬菜作物抗逆性相关基因克隆及利用,以及在蔬菜绿色、高产和优质栽培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等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并做了大量工作。她领衔贵州大学蔬菜产业服务团队,成为贵州省
2020.01.08
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新闻客户端):贵大举行留学生之夜文艺晚会:四海同和 五洲齐舞
12月27日晚,由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主办的“贵州大学第七届留学生之夜”文艺晚会在该校大礼堂举行。晚会共由20个节目组成,极具各国文化特色的节目轮番上演,整台晚会共持续约两个半小时。来自法国、哈萨克斯坦、刚果、埃及、老挝、泰国、蒙古、印度的八位主持人一一上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度的他们共诉对神州大地、黔山贵水的深厚情谊。整台晚会闪耀着世界各地多彩民族文化的绚烂,贵州大学留学生通过这个舞台向全校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瑰宝。艺术跨越国界,留学生们不仅展现了自我风采,更丰富了他们在贵州大学的留学生活。风好正扬帆,青春正当时。贵州大学为每一位留学生提供了梦想的舞台,留学生也为贵州大学注入了丰富多彩的各国文化。据了解,贵州大学留学生培养层次涵盖本科、硕士、博士、汉语进修、联合培养(本科)和短期交流,留学项目包括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贵州省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贵州大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和自费生等。2019年,该校共接收了来自80个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1419人,其中长期留学生881人,占62%;短期留学生538人,占38%。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雨刊发时间:2019年12月28日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55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92
/
760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