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EN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媒体贵大
首页
媒体贵大
媒体贵大
2019.07.24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大一和大三高发
持续的情绪低落、对于和朋友同学聚餐或参加社团活动的兴趣明显降低、不想跟别人交流、默默流泪、体重突然增加或减少、时常感觉很困但是晚上睡不着觉……这些从表面上看起来司空见惯的“丧”情绪,叠加起来可能说明已经有了抑郁情绪,甚至是抑郁症。“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7月18日,在贵州大学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高峰论坛上,贵州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科主任王艺明在专题报告中说,大学生抑郁症的表现形式在非专业人士眼里,与思想品德、个性、人格问题相混淆,对专科医生来说,这些症状恰恰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特异性表现,“在高校内建立大学生抑郁症筛查机制十分必要。”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所教授游金潾在演讲中提到,四分之一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但不会随便给学生诊断为抑郁症患者,专业人士要经过一个10至12天的周期观察,再加上专业测试量表,确定发病情况。通过长期研究,游金潾发现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三年级是抑郁症的高发期。大一要从依赖阶段走向独立阶段,探索自己要走向何方的时候,会迷茫、会困惑;大三要面对人生的重新选择,有可能埋怨专业选的不对,或
2019.07.23
【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都市新闻:推动人文交流与合作 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2019年会举行
7月23日,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2019年会举行,贵州大学副校长邓朝勇,及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云南民族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常务理事长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分别致辞。会上,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秘书长任康民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新一年的工作制定计划。任康民表示,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旨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人员交流和资源共享,推动中国与东盟区域人文交流与合作,建立教育培训系统和教育培训公共信息平台,打造特色培训品牌,拓展交流空间。同时,现场颁发了“2019优秀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2019优秀培训案例奖”等奖项。据介绍,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于2015年8月交流周期间成立,为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建立了长效机制,为深入推进联盟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提供了良好平台。自联盟成立以来,秘书处和各中心高校开展了一系列中国与东盟高校、组织之间的教育交流活动。2019年,为更好的提升对东盟国家教育培训的质量,增强各成员单位对在东盟教育培训方面建设的重视,表彰对中国-东盟国际化人才培养有着卓越贡献和影响的成员单位,联盟特别组建专业的培训团队,参加中国-东盟
2019.07.23
动静(贵州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茶香贵州│一支来自贵大茶学院的“特殊团队”
2019年6月12日早晨7点20分,一辆白色商务车从贞丰县城出发,在道路上艰难的行驶着。车外电闪雷鸣、大雨滂沱,积水淹过半个车轮,雨刮器左右来回高速运转着,但雨点过于密集,道路依旧难辨。开车的王欣老师眉头紧锁,专注地盯着前方,后座年轻的学生紧张地盯着窗外。“雨这么大,车子怕熄火啊。”见雨势不减,王欣老师不由得感叹了一句。此刻坐在车内的吕立堂教授、尹杰副教授、汪艳霞老师坚定地说:“雨再大,我们也要去,乡亲们还在等着呢!”车上坐着的是来自贵州大学茶学院茶产业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35岁左右,由学院的茶学专业博士、硕士教师和茶学专业研究生组成。在学院党委、院行政的带领下,团队长期深入普安、沿河、凤冈、贞丰、黎平、瓮安、镇远等地的茶园、茶企,为当地茶农、合作社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为什么他们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仍要前行呢?因为他们要去往贞丰县长田镇,为当地茶农进行茶叶加工培训。这只不过是他们今年以来50多次下乡活动中的其中一次。团队冒着大雨前往的长田镇位于贞丰县西北部,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是贞丰县茶叶种植大镇,现有茶叶面积1.5万亩。一直以来长田镇延续着40年前
2019.07.23
【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多彩贵州网 :贵州大学与俄罗斯南联邦大学签署人才合作协议
7月22日下午,中国-东盟继续教育校企合作永久论坛暨人才发展与合作洽谈会在中国-东盟教育周永久会址松柏厅举行。贵州大学与俄罗斯南联邦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学术研究交流,本科、研究生交流以及联合培养、教职员工交流等方面展开合作。签约现场洽谈会旨在组织相关区域、东盟及亚洲各国企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的多边关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多形式、多渠道、针对性和富有成效的个性化培训活动,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进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的跨越,为中国-东盟继续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开辟新的道路。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主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贵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承办,《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协办。据了解,自2008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办以来,贵州大学与各国高校结下不解之缘,成为“中国-东盟学术论坛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援外基地”“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东盟研究中心”和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记者王永娟刊发时间:2019年7月22日
2019.07.22
人民日报:贵州大学潘学军教授团队选育良种、研发技术、示范推广---把核桃树变成“摇钱树”(科技视点·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③)
潘学军(左二)在田间传授农户核桃高接后的治理。宋斌摄潘学军示范讲授核桃病害刮除与防治。胡景铭摄贵州省赫章县地处乌蒙山区深处,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曾是远近著名的贫困县。贵州俗语“纳威赫,去不得”里的“赫”,指的就是这儿。赫章虽穷,但核桃树资源丰富。惋惜的是,一直以来这个优势并没有被充分挖掘。直来2006年,“核桃专家”潘学军的来来,才让当地人意识来:生长在自家房前屋后的核桃树,其实是棵“摇钱树”。在潘学军团队的带领指导下,大伙儿开始把劲儿往核桃种植上使。“赫章核桃”自此焕发生气13年间,种植面积从14万亩增加来163万亩,年产值大幅提高,种植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如今,赫章县已是著名遐迩的核桃之乡,核桃产量高、质量优,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潘学军也因此被老乡们亲切地称为“潘核桃”。核桃产业要进展,一定先解决主导品种质量的问题“潘核桃”原本与核桃一点关系都没有。来赫章之前,他一直跟葡萄打交道。2006年,贵州大学与赫章县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潘学军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来县里参加扶贫。在调研中,他发觉,赫章海拔高,光照长、温差大,特殊适宜核桃生长,进展核桃应该大有可为。“只
2019.07.22
【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多彩贵州网:越南留学生的“贵州一天”
时间倒回到2008年,如果你曾走进贵州各大高校的校园,遇到一个“洋”面孔,那么也能算作是一件新鲜事,因为那时候的贵州,并不是国际留学生的首选目的地。11年后的今天,再入贵州高校校园,稍一留心,你也许就会瞧见正在用移动支付扫码买书的老挝学生、正在“嗦牛肉粉”的柬埔寨学生、正在对着身边同学说“等我一发是”的越南学生......一幅幅接地气而又国际化的场景正在贵州的高校中上演着。这一切,都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息息相关。11年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经发展为中国-东盟机制化程度最高、辐射影响力最大、务实合作成果最多的平台,作为主办方之一的贵州省,从中也受益良多。据统计,来黔留学生的人数从2008年的数十人,已发展到2018年的4000余人,其中70%以上为东盟国家留学生。贵州,正以和谐开放、兼容并包的姿态随时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禄文丹,4000余名在黔留学生中的一员,来自越南,现就读于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两年多的汉语学习,让这个颇有语言天赋的男孩掌握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仅如此,他还深谙“学会讲贵州话”的重要性,随时随地一句“你要搞哪样?”让他更快地融入到了贵州的学习生活中,他将自己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52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611
/
75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