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8
开篇语在脱贫攻坚如火推进的今天,在全省上下铆足劲苦干实干加巧干的现在,在全面小康美好愿景即将实现的前夜,谁能够在全力参与这场史无前例的攻坚大课题中,找寻到独特而被人认可的模式,交出令省委、省政府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谁就是脱贫攻坚群英谱中最亮眼的那颗新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新部署新要求,贵州大学以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为引领,着力支持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后勤等方方面面的优势,聚焦聚力打好校农结合、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的三套“组合拳”,实现产业驱动,科技扶贫成效显著;人才支撑,脱贫观念转型升级;产销对接,牵线搭桥推动发展。作为全省的科学技术人才高地,面对越来越紧迫的脱贫攻坚任务,贵州大学不仅亮点多,而且参与的面大、涉及的产业广泛,为了更好地记录、总结贵州大学如何立足地方,持续服务和助力我省脱贫攻坚,本报今日起陆续推出“脱贫攻坚贵大答卷”专栏。系列报道一描绘美丽乡村多彩画卷——宋宝安院士团队助力播州区做强做优农业产业宋宝安院士团队在示范园查看水稻品质卓豪院士生态农业示范园全景这里的田地鲜花环绕,鸭、蟹、鱼、蛙、鳖、虾与水稻和
-
-
-
2018.09.27
初秋时节,天高云淡。走进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恍若步入水墨丹青的山水画里。寨前的广场,布依元素浓郁;地里的白茶,浓浓生机蔓延;山脚的小院,白墙灰瓦古朴……身处其间,清风徐来,神清气爽。对门山村位于贞丰县龙场镇的西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3%。近年来,随着小康路、小康电、小康房等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力推进,这个偏处一隅的布依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路好走了,水变清了,环境更好了,这都是党的政策好。”说起如今村里的变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打开话匣。记者了解到,这几年对门山村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重点抓好民居改造、文化广场建设、通村油路建设,村寨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宜居,尤其是建起了供群众休闲娱乐活动的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村民们多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对门山村第一书记陈勇告诉记者,对门山村致力打造“党社共建、村社合一”的村民自治格局,目前通过“三变”模式成立覆盖全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和村级平台公司2个,以“龙头公司舞动+合作社基地带动+全体农户一起行动”的“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