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EN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幻灯新闻
首页
幻灯新闻
幻灯新闻
2023.08.23
支教,把青春献给家乡——贵州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锦屏支队李雨涵
作为新时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即将大四毕业的我听到研究生支教团计划项目时,怀揣着满腔热情,第一时间响应学校号召,积极投身到贵州大学研究生支教队伍中。2021年9月,当我得知研究生支教团计划项目首次把锦屏定为支教点时,身为锦屏人的我内心激动不已,默默下定决心要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家乡的土地上。“一个人的一辈子有80年,如果把1/80的时间拿出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人生将会更加美好。”这是我常挂在嘴边的话,研支团的旗帜在家乡的土地上高高飘扬,也在我人生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第一次走上讲台时,察觉到学生们在课堂上有些腼腆,课堂上学生与我互动比较少,课后我主动找学生们交心谈心,其中一个学生说道:“李老师,您讲课的知识点很密集,但我们听着有些乏味。”看似孩子们的一句玩笑话,却引发了我对初次步入课堂教学工作的反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开始尝试引入游戏教学,增加了许多趣味性内容,让学生们参与到互动中。比如:在教室挂上中国地图让学生们寻找家乡,在讲台上放置地球仪让学生们体验到山外的世界的辽阔,让学生们扮演工程师去探讨母亲河的开发治理……我通过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我的
2023.08.23
【新时代的贵州人】田有亮:用技术筑牢数据安全屏障
2015年,田有亮从中科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专业博士后出站,放弃优越的“北漂”科研环境,回到了母校贵州大学任教。田有亮是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他长期从事密码学与数据安全研究工作,带领贵州大学密码学与数据安全科研团队,用技术筑牢数据安全屏障,推动贵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田有亮立足贵州省情、聚焦特色优势、服务产业需求,为中国移动研发首个大数据流转溯源系统,部署于中国移动信安中心北京总部。他参与主导建设“贵阳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的建设与升级,入选全国首个大数据安全综合性靶场,为网络攻防实战演练提供常态化实战能力支撑。助推大数据安全靶场入选全国军民融合优秀案例,助推贵阳市作为国家网络安全试点示范城市。基于区块链技术研发防伪溯源系统,从技术角度突破产品防伪溯源的管理难题,赋能贵州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城乡统筹”三大主题,带领团队通过智慧金沙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贵州大地上真正落地,让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变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图景。多年来,田有亮带领团队突破大数据滥用
2023.08.23
新时代的贵州人丨王锦荣:理解创新需求,攻克数学难题
2023年3月,“中国光谷·华为杯”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束,赛事共62位候选人获竞赛“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锦荣教授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拍摄连续6年入选数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全球不超过100人);连续7年入选数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是贵州省唯一入选者……王锦荣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获得的称号数不胜数。2003年,王锦荣从江苏到贵州大学读研,2009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选择留下来的原因,王锦荣说是贵州对人才的重视与厚爱,还有这里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王锦荣教授主要从事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数据驱动建模计算、迭代学习控制、地球物理流问题研究。依托贵州大学在数学建模、信息科学、系统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王锦荣组建了贵州省数据驱动建模学习与优化创新人才团队。团队结合国家及贵州省大数据发展战略,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依托,以产业落地发展为目标,与相关企业联合攻关、技术转让、共同研发。在王锦荣团队的努力下,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社会服务项目获得了很好的实际效益:第一项:提出自适应路段行程置信时间随机系统模型,模型自投入使用以来,为贵阳市每年节省至
2023.08.23
一场养虫“土专家”和八个“虫秀才”的PK
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个特殊的PK故事,故事的主角一方是贵州大学专门研究昆虫的八个本硕博的“秀才”,另一方是兴义市丰都街道普子村蚂蚱养殖专业户贺元林,双方一见面就较上了劲儿。“土专家”贺元林与“虫秀才”团队在PK斑蝥虫成虫“小脑壳,大肚婆,肚子里面全是药。可治疣,能抗癌,要想致富养起来,养呀养起来。”“虫秀才”团队人多阵仗大,夸起自家的宝贝儿来是杠杠的。斑蝥虫幼虫斑蝥虫是一种优质中药材,其体内产生的斑蝥素对治疗顽固性皮肤病和肝癌有很好的疗效,目前每克斑蝥素的市价在5000元以上,但斑蝥虫的养殖技术要求很高。目前,贵州大学已经取得一年九代的繁殖成果,远超同期全球一年最高三代的水平。贺元林的蚂蚱养殖场鸟瞰贺元林这一方看似势单力薄,但他可是黔西南州最大的养殖户,已有50个养殖大棚,是不折不扣的“土专家”。面对“虫秀才”们,贺大哥毫不示弱。“我的蚂蚱好,我的蚂蚱跳,我的蚂蚱卖得俏。小小的蚂蚱大大的产业,一年卖得几十万元,几呀几十万元。”在现场PK中,双方也坦陈了彼此的不足。“你的这个蚂蚱,虽然已经产业化了,但是你的这个养殖成本还是有点高,带动的乡亲们很少。”贵州
2023.08.23
2023年全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观摩暨培训会在紫云召开
近日,2023年全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观摩暨培训会在紫云召开。培训旨在构建“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的绿色防控理念,推广以虫治虫、以草治草等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提升茶园管理水平,夯实贵州茶生态、干净、安全核心竞争力。培训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作题为《茶树病虫害防控与茶叶质量安全》的报告。“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茶农、茶企用上性价比高的技术,是我们一直思考的方向。”宋宝安介绍,目前基于贵州茶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需求,在“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的茶树病虫害防控理念基础上,在全省主要产茶区以“以虫治虫,以草治草和免疫诱控”为核心技术,构建起了贵州茶园病虫草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有效保障了贵州茶产品的质量安全,助推了贵州茶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说,干净是贵州茶的核心竞争力。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我们的优势,我们严格管控茶园投入品的使用,禁止使用水溶性农药和化学除草剂。我们要意识到绿色防控是保障我们茶园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举措。干净茶靠生态,靠绿色防控,靠我们大家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学习和实践结合,共
2023.08.23
首届贵州科技节|马克俭院士:建筑结构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近日,在首届贵州科技节举办的前沿科技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马克俭从建筑工程的角度主旨演讲了如何合理利用大宗固废。“工业石膏可制作成模盒用于箱型楼盖、现浇成墙的资源化利用。我们联合材料学方面的专家,研究设计出了‘磷石膏位模板的密肋式剪力墙结构’方案,把省内两大磷矿基地生产磷酸的工业废渣变废为宝,使其成为建筑工程的主材和辅材,既降低工程造价,又保护青山绿水。”除了工业建筑,马克俭院士还认为将这个方案应用到农村的房屋建设当中去是可行的。“结合贵州的地形地貌在建筑工程的生态模式做了一些工作,提出大跨度空间网格盒式结构,实现了大跨度工业厂房由单层结构向多层结构的转化,且大量应用于贵州省、湖南省的工业园区建设中。”马克俭表示,此后又逐步将结构拓展至大跨度多层公共建筑,先后在山东、河南、江西和贵州等地应用。马克俭举例介绍了贵州省老干活动中心实施改扩建项目建设,这是贵州省“十三五”期间省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项目,要在5000平方米左右的场地建成包括网球场、门球场、羽毛球馆、篮球场、乒乓球场、演艺厅、展示厅等众多功能的大型大跨度活动场馆,通过“建多层立体结构”,建成3
每页
6
记录
总共
133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8
/
222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