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EN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媒体贵大
首页
媒体贵大
媒体贵大
2020.09.10
天眼(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人民小酒”背后的“酒博士”黄永光:创一种另辟蹊径的“清酱香型”白酒
9月8日,贵州大学第四次党代会强调,贵州大学积极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涌现出“干净茶”“潘核桃”“人民小酒”等一系列“贵大品牌”。作为“人民小酒”背后的“酒博士”,贵州大学酿酒工程学院教授黄永光专心钻研,南北结合,糅合北方清香型白酒与南方酱香型白酒,首创“清酱香型”白酒,为“人民小酒”发展另辟了一条蹊径。贵州大学酿酒工程学院教授黄永光找到市场差异,才是致胜诀窍。黄永光说:“酱香型做不赢仁怀、浓香型做不赢四川。也许‘清酱香型’能够迎合更多消费者的饮酒习惯。”今年,“酒博会”中国清酱香型白酒发展论坛上,黄永光将进行清酱香型白酒技术体系演讲,让行业专家学者和消费者进一步认识“人民小酒”。黄永光坦言,“人民小酒”需要进一步开拓贵州市场,压力很大。过去,产业刚起步,慢一点也可以;现在,不往前面走,难以对行业交代。2019年,“人民小酒”实现销售额近4亿元。当下,如何突破产业技术发展瓶颈,成了岩博酒业再上台阶的重中之重。原材料供应、酒糟转换饲料、改良酒瓶包装……从前端的材料供应,到后端饲料加工,以酒为中心,黄永光希望能够拉通整个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据黄永光透露,岩博酒业计划于明年增加产品库存,
2020.09.10
光明日报:脱贫不返贫,高校要做持续扶贫的中坚
光明图片【教育探索】2020年吹响了中国脱贫攻坚总攻的冲锋号,教育将继续发挥更加重要、更加持久的作用。中国高校汇聚了大量人才智力和科技资源,应该尽锐而出,勇做打赢教育脱贫攻坚、防止返贫返困的中坚力量。加大教育投入是重要保障教育投入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脱贫攻坚的保障。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持续高于4%,这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底气来源,也是中国教育扶贫的力量源泉。2018年,首批44所综合类和理工科为主的直属高校共投入帮扶资金1.38亿元,引进帮扶资金13.18亿元,培训基层干部2.34万人,培训技术人员3.73万人。各高校通过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助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北京林业大学在定点帮扶内蒙古科右前旗中先后投入资金超过249万元,设立28个科技专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陕西省合阳县联手实施“三团一队”,实施项目帮扶52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88户,带动贫困人口8000余人。兰州大学实施帮扶项目30余项,10多万贫困群众直接受益。华中农业大学探索出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组建29支教授团队,培育10个优质特色产业,201
2020.09.08
天眼(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把论文写在多彩贵州大地上!贵州研究生教育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是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贵州省积极布局产教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研究生智库作用,引导全省研究生主动作为,把科研项目做在厂矿车间、田间地头,把学术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谱写了贵州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纪达(左一)指导养殖户进行生产“博士村长” 助力脱贫攻坚“我养的鱼无论投多少饲料都不长个。”今年疫情期间,安龙县纳跃村养殖户汪林贵面对不长个的鱼苗苦恼不已。正在这时,贵大生态渔业队出现在了他的身边。经过现场调研,生态渔业队发现了鱼儿生长缓慢的原因,开出了成本低廉、实用性较强的药方,还赠送了自主编写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手册》,并建立了技术指导微信群,对安龙县稻田养鱼农户进行长期、实时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实现稳定增收。贵大生态渔业队是由贵州大学研究生团队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队长是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博士村长”团成员纪达。“养殖户的难题得到解决,脸上有了笑容,就是我们不断学习研究的动力。”纪达说。2017年,贵州省教育厅委托贵州大学启动实施了乡村振兴“博士村长”计划,这既是一门设在田间地头的“思政课”,也是一
2020.09.08
天眼(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教师节·我们的老师⑤】“蘑菇教授”徐彦军:扶贫一线就是实验室
编前语: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在贵州这片奋发赶超的土地上,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努力奋斗着。在我国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充分展现一线教育工作的奋斗风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特推出“教师节·我们的老师”系列人物报道,敬请关注。人物名片:徐彦军,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省食用菌专班副班长“爸爸的鞋子,为什么总沾满了泥?”“为什么一年有半年爸爸都不着家?”“农村有什么魅力,让爸爸一直待在那里?”今年7月,对这些问题,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省食用菌专班副班长徐彦军的女儿徐昕然终于找到了答案。说起种植食用菌,徐彦军话总会变多培养料配方筛选、灭菌接种、林下发菌……7月,徐昕然跟随父亲,一同到普安和晴隆两地帮助当地农民种植食用菌,体验了一次别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自2019年,贵州大学食用菌团队成立以来,徐彦军的实验室就从教学楼搬到了田间地头。徐彦军总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哪里有技术难题,哪里就是我的实验室。”徐彦军在贞丰县指导大球盖菇种植徐彦军的时间总是对半开的。一年中一半在学校,作为贵大服务农村产业革命专家团中食用菌团
2020.09.08
天眼(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既有招数更重坚持!贵州大学推动节约粮食常态化
学生和食堂员工沟通打餐份量近日,记者走进贵州大学食堂,随处写有“节约粮食”和“拒绝浪费”的桌贴、海报、倡议书和横幅;食堂经理驻场巡查、伙食委员会成员每日巡查、饮食中心检查组和专项检查组定期抽查,监督形成常态化。“节约一元钱粮食,比浪费一元钱粮食难得多。”贵州大学后勤处管理处饮食服务中心副主任杨绍植认为,节监督检查是外力,关键在于通过监督,培养学生内生动力,让勤俭节约成为自觉行动。学生按需点餐在贵州大学,厉行勤俭节约,拒绝粮食浪费,既有“招数”更重“坚持”——宣传倡议做起来,节约粮食更走心。通过倡议书、宣传标语、宣传图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推广“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倡导崇尚节俭、科学饮食的饮食文化,减少不合理浪费。贵州大学节约粮食桌贴“小份饭”添起来,文明就餐更省心。将优化服务方式与满足师生需求相结合,将“小份饭”和“自助加饭”相结合,主动提醒按需打餐,向师生倡导厉行节约、按需打餐、杜绝浪费的文明就餐方式。员工培训动起来,运输制作更节省。加强员工培训,将“杜绝餐饮浪费”落实到采购、存储、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更加注重膳食营养搭配,合理搭配菜品、提高伙食质量,提升烹饪技艺和菜品品质。
2020.09.07
天眼新闻:正在公示!贵州省拟推荐全国文明单位名单
关于拟推荐参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及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候选名单的公示根据《中央文明办关于评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及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的通知》(文明办〔2020〕15号)要求,经自愿申报、地方和行业系统评选推荐、省精神文明办资格审核、实地抽查、征求意见等程序,经研究,提出推荐参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及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的候选名单。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现将候选名单予以差额公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如有意见和建议,可通过信函、电话、邮件等方式,向省精神文明办反映。公示时间:2020年9月7日-9月13日联系人:刘锦春;电话:85890135邮箱:283366866@qq.com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广顺路1号邮编:550002贵州省精神文明办2020年9月7日拟推荐参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名单(80个)1.贵阳市清镇市卫城镇2.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3.六盘水市水城县新街彝族苗族布依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51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28
/
753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