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EN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媒体贵大
首页
媒体贵大
媒体贵大
2020.05.25
动静(贵州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全国人大代表宋宝安:实施“四品”战略,打造黔货出山“高速通道”
2015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打造“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工作方案》,提出打造黔酒、黔茶、黔药、黔银、黔绣、黔珍、黔菜、黔艺、黔织、黔景、黔节等11个“黔系列”产业品牌。如今,“黔货出山”之路走得如何?还存在哪些瓶颈?动静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记者:您觉得“黔货出山”2019年有了哪些关键性的成长?全国人大代表宋宝安: 2019年省委省政府聚焦我省农业产业发展,发展茶叶、辣椒12个农业特色产业,成立由省领导牵头的产业发展工作专班, 1.3万名专家建立12个特色产业专家团队,贵州大学成立12个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六百名专家和千名博士村长学生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一些优质“黔货”在全国逐步形成了规模、品质和品牌优势。“贵州绿茶”成为我国首个省级区域地理标志茶产品,“虾子辣椒”“兴仁薏仁米”“威宁马铃薯”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此外还有“长顺绿壳蛋鸡”、“乌蒙乌骨鸡”等37个区域性公共品牌。贵州肉牛产业,开发贵州黄牛资源,打造贵州黄牛品牌,提升技术水平,构建以“平台引领、统筹资源、加工提升、外联销售、配套物流”为核心的贵州黄牛全产业链发展生态体系
2020.05.25
多彩贵州网:「委员说履职」丁贵杰:扩大林木良种苗木补贴范围 惠及基层林农
“国家林木良种苗木补贴,涉及到各地林农。我希望这次能够为基层林农们发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黔全国政协委员、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丁贵杰提交提案,建议完善国家林木良种苗木补贴政策。“我们国家政策原来是只补贴给了国有单位,而对于从事良种生产和苗木培育的集体、个体和私营企业,都没有实行补贴。”丁贵杰说,这一年,他走遍了毕节、安顺、黔西南等地,还前往外省开展调研,向中国林木学会和林木遗传育种协会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林木良种苗木补贴政策的建议》的提案。丁贵杰说,自2010年国家实施林木良种补贴以来,贵州的补贴从2010年380万元增至2019年2150万元,推动了贵州省良种基地建设和良种推广应用。通过调研他发现,近年来,非国有企业也希望得到良种补贴资金的支持,许多私营育苗企业育苗技术和资金能力都很强,管理水平和育苗质量也很好,却因单位性质“非国有”而无法获得补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良种和培育壮苗的积极性,不利于良种推广和发展。“以2019年底贵州省内油茶育苗情况为例,全省油茶育苗企业私营企业占比76.0%,私营育苗企业苗木占比58.3%。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育苗量
2020.05.22
光明日报:“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节选)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知识界代表委员之声】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代表:让专家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科学引导农民投身春耕生产,贵州大学公布了专家百人团名单和联系方式,并通过“溪山春雨”“春耕掌中宝”等平台,发布了系列助力春耕备耕的新技术。先后与沿河、纳雍、赫章、榕江等深度贫困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支撑深度贫困县的蔬菜、生态畜牧、茶叶、食用菌等产业发展。同时,发出倡议,号召全校师生就地就近助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600余位专家教授和千余名“博士村长”,实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在沿河、威宁等贫困县成立扶贫作战队,为当地提供技术支撑,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今后,我们将帮助农民选准产业、攻关技术,加大“知识链对接产业链”的力度,让专家围着农民转、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
2020.05.21
多彩贵州网:【代表说履职】宋宝安: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去国家和人民需要的
学以致用,不负韶华,让一身才华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绽放出最灿烂的光芒。在贵州有这样一群人,在疫情的阴霾里,擎起春天的希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左二)在田间地头作技术指导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但是新冠疫情的暴发让这一年变得“特殊”。春耕对于疫情中的农民来说是关键所在。“去基层,去实地了解农民群众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用科学技术去为他们服务。”面对疫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带着科研团队成员直奔田间地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右七)带队深入基层服务“人大代表不是一个称号、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当好人大代表,就要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宋宝安将履职与工作结合,他致力于研究绿色农药和农业生物工程,被誉为农药界的“大咖”,农作物的“守护神”。在履职调研中,宋宝安发现群众在农业生产过程科技水平低,缺少技术人才引导,成为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的短板所在。在贵州新一轮的农村产业革命中,围绕贵州的12个特色农产业,贵州大学组建了12个产业专家团队,宋宝安院士带领团队提出了以“生态为根、农艺为本、应急防控为辅”的
2020.05.20
天眼(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赴京前代表委员在忙什么|丁贵杰委员:拳拳热忱为青山披绿
这两天,全国政协委员、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大学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丁贵杰围绕着林业相关的事,忙碌不已。丁贵杰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研支撑课题“中带马尾松速生丰产培育技术研究”,这段时间正在进行课题的财务审计和验收工作总结及技术报告编写。他负责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课题“马尾松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研究”,目前也进入验收前自检阶段,他一方面要撰写各种报告,另外还要准备验收现场和各种材料,很是忙碌。丁贵杰是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是贵州省核心专家、“十层次”人才。他从事马尾松研究已近40年,是全国马尾松研究的领军人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项,在国内外发表论著180多篇,制定国家行业和省地方标准4项。因成果丰硕,今年被推荐申报“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因临近申报材料截止日期,这两天也在忙于准备申报材料。”丁贵杰告诉记者。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临近,丁贵杰还在忙着修改自己的提案。他今年继续聚焦林业,准备了《关于将“松材线虫病”防控纳入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林木良种苗木补贴政策的建议》等
2020.05.20
动静(贵州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贵州省辣椒加工现在是什么状况?贵州大学教授为您解惑
为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赢两场仗 夺取双胜利”的总要求,在当前特殊情况下抢抓农时、促进生产,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贵州省十二个农业产业专班,共同录制了贵州省各农业产业技术培训课程,并开设“农技培训 空中课堂”专区专栏,利用贵州广播电视台宽带电视G+TV和动静客户端,通过电视大屏和手机小屏的双路覆盖,对全省农业科技人员和种植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科技普及,把最急需的科技信息、科学技术送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本期由贵州省辣椒产业专班副班长、贵州大学教授吴拥军为大家带来《贵州省辣椒加工与产业链》,为广大的辣椒加工企业经营者和辣农朋友们解惑。视频链接:https://movement.gzstv.com/news/detail/250336/?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发布时间:2020年5月18日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51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47
/
753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