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EN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媒体贵大
首页
媒体贵大
媒体贵大
2019.07.03
农民日报客户端:全国新农科建设步入新时代
会议现场农民日报客户端讯(记者朱海洋)6月28日,来自全国50余所涉农高校的140余位党委书记、校长和知名专家齐聚浙江省安吉县,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共同发布了《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标志着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去年8月,中央提出高等教育要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在当天举行的新农科建设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加快建设新时代新农科,既是高等农林教育践行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指示的一个战略举措,也是高等农林教育主动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一次战略行动。吴岩谈到,当今世界和中国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中国高等教育也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加快从“质量意识”走向“质量革命”,通过发展“四新”,目的就是全面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面对国家重大战略要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自身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高等农林教育迫切需要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新农科。记者发现,《安吉共识》的核心内容用数字可以概括为“4432”,具体为:“四大使命”,主动服务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
2019.07.03
动静贵州:茶香贵州│毕业季,分享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的毕业寄语:人生如棋,局局新
今早贵州大学举行了2019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一批高校学子又将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或者继续求学之路。一周前,贵州大学茶学院举行的一场特别的讲座为毕业生们带来了不小的启发和思考,这是由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主讲的“人生如棋,局局新”。傅传耀先生首先和大家分享了三句话:第一,做人的准则是顶天立地,学校的老师首先给我们讲的就是怎样做人。第二,面临工作困难思变则通,遇到什么事不要钻牛角尖,这条路不通回过头来走另外一条。第三,基本的知识日积月累,老师只能给你们一个鱼杆,老师不能给你们鱼,只能给你们基本知识。怎么种茶,采茶,管理茶,加工茶,怎么泡茶,喝茶,老师告诉的是基本的东西。所以在这一盘棋当中你们就是学会了顶天立地,思辨则通,日积月累。面对步入社会的陌生和困惑,傅传耀先生和大家分享了三个感受。第一个感受:严师如父(母);第二个感受:学会的都用不上,要用的都好像还没有学会,新问题层出不穷,老知识日渐忘记;第三个感受:人创造了机器人,培养了机器人,但机器人反过来和我们争夺就业岗位。“不要以为大学毕业了我们就不学习了,这只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刻,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今后竞
2019.07.03
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客户端):毕业季 | 贵州大学 前方的路很坎坷,但你什么时候见我怕过
为什么美好的事物总是如此短暂就如我和你一起的大学时光我们一起打游戏我们一起拿快递因为有你我甚至忘却了时间的存在于是,四年,就这么匆匆而去六月,雨天,栀子花……我想在这个时节说点除了离别和伤感之外的话题因为我希望分开后的我们无论往哪个方向出发都能活得自我,活出精彩和酣畅六月,雨天,上战场……离开了母校就意味着各自天涯研究生?公务员?就业?创业?待业?嫁人?摆在人生面前的路如此宽广却也如此迷茫无论往那条路上奔跑都是一样的崎岖,一样的坎坷图书馆里最后离开的人在政治和英语的真题里逼自己继续努力在行测和申论的练习中劝自己不要放弃他们永远睡不够直面比高考还要惨烈的竞争考研三年回忆史、国考五年辛酸泪尽管努力努力再努力在旁人看来还会沦为逃避就业和责任的借口人才市场里投递简历的人只要接到HR的电话就无比欣喜踩着磨破脚的高跟鞋熟悉了整个城市的公交线路为每一次的面试精心准备专业特长、工作态度、仪容仪表、思想谈吐都到位了却常常只换来一句,有机会再合作不论岗位、不管待遇、不要福利、不怕加班都接受了三个月试用期后,仍然又要从头再来创业的十有八九会历经一败涂地待业的必须忍受旁人的冷嘲热讽嫁人的将埋没在柴米油盐的琐碎
2019.07.03
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客户端):今天,贵州古茶树启动联合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6月27日,2019黔茶文化季暨第13届南明“黔茶飘香·品茗健康”茶文化系列活动开幕式上传来重磅消息:为保护贵州古茶树珍贵稀缺的生物资源,在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贵州省农业农村厅领导下,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联合贵州省茶科所、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古茶树集中连片地区的党委政府等相关单位,组成“申遗工作小组”,正式启动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处于世界茶树原产地核心区域的贵州,不仅是全国野生乔木大茶树和灌木古茶树保存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地方特色有性系品种在全国居第一的省份。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具有一定规模(10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的古茶园达18处,古茶树达120万株以上,其中200年以上的古茶树15万株以上,千年以上的古茶树1万余株,最大的古茶树直径约170-180厘米,同时,全省相对集中连片1000株以上古茶园50处,树龄200年以上古茶树15万株以上,在国内极为罕见。贵州安顺普定县朵贝古茶树“申遗工作小组”将力争通过三到五年时间,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有关要求,将贵州古茶树生长地作为重要的农业生
2019.07.03
贵州日报:宋宝安院士:坚守中迸发的创新力量
2015年12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出炉,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宋宝安成为马克俭之后,贵州省本土培养的第二位院士。“中国农药从仿制到创新,在创新中寻找产业链机会。”这是宋宝安院士在多年科研工作中的愿景。自1987年提出要做中国自己的农药,实现环境友好型农药技术创新这个说法以来,“绿色农药”就是他所坚持的研究方向。人物名片宋宝安,男,汉族,1963年出生,祖籍湖南省沅江市。现任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农药学博士点和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绿色农药和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国家杰出专业人才奖获得者和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和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探索绿色农药科学今年55岁的宋宝安,1983年从贵州大学毕业。1986年,宋宝安硕
2019.07.03
凤凰新闻:20所农民田间学校为贵州培养20000名新型职业农民
11月30日,记者从在筑召开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技术合作项目“贵州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调查与防治”项目总结会上获悉,该项目实施两年来,集成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控技术,通过在贵州荔波、天柱、都匀、镇远等多个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危害严重地区建立防控示范区和开办20间农民田间学校,培训了贵州省15个市(县)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29名、农户2万余人,实现了对贵州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有效防治,保障了我省粮食生产安全和农田生态环境。该项目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支持贵州的第一个技术合作项目,由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团队贺鸣副教授主持。在农业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导下,项目组联合贵州省植保植检站和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系统的评估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及其传播介体稻飞虱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害;改进和完善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田间快速检测技术,制定了面向基层的技术规范、防控标准和实施手册;通过创办“参与式”农民田间学校,提高了贵州省基层农技人员、水稻种植户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及其介体稻飞虱的认知水平和防治能力水平;同时,项目还制定了贵州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稻飞虱长期控制策略。荔波县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陆金鹏在发言中说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53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617
/
756
跳转到